12月8日,新媒体训练营邀请了湖北日报主任记者刘振雄、极目新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魏曦为学员们讲授了七、八讲的课程。
湖北日报主任记者刘振雄从全媒体时代文字表达创意技略的角度出发,以《全媒体新闻文案创意表达举例》为题,为学员们讲解了全媒体时代下文字的创新表达。在相同基础上的不一样才有其意义与价值。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源很难有新意。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牢记:独守冷门,是新闻产品让人肃然起敬的重要原因。
刘振雄,湖北师范大学1990级历史系学生,1994年毕业,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两年,后调入湖北日报社,参与创办楚天都市报,曾任楚天都市报编辑记者6年,派往襄阳创办楚天快报,任总编辑3年,派往宜昌改革三峡晚报,任常务副总编两年,派往荆州创办楚天民报,任总编辑6年,如今,任湖北日报群工舆情中心副主任,兼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用技能训练营教务总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至今已办40期,下周将举办第41期,已完成省委宣传部下达的培训全省宣传战绩、社会各阶层融媒体人才6000人的任务。
极目新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魏曦以《融合传播如何奏出交响乐》为题,从平台运营特性、微信号定位与内容筛选、什么是融合传播、融合传播实用案例四个方面,为学员们讲述新媒体运营实战的方法与技巧。
简介:魏曦,主任编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负责极目新闻两微运营,融合传播作品《月光下的摇篮》《烈火军魂》《孤掌杀鱼姐》《极目深读》等多次获湖北新闻奖,《沙砾书记 赤子之心》被评为湖北省2020年融合传播精品项目,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微参与编辑的微信曾创下单条1600万阅读量。目前,极目新闻官微粉丝约900万,官博粉丝突破2200万。
全媒体是格局,融媒体是手段,文字是新闻的基础。在今天上午的课程中,我从刘振雄老师的讲解中深刻懂得了这句话。同时在干货满满课堂中,老师也告诉我们,无质疑不新闻,新闻真实并不是事件真实,新闻真实是一种认识观,并不是只是为了完成作品。于一位全媒体记者而言,应该要让我们的作品追问真实,无穷接近真实。另外,我还知道身为一名光荣的记者要通过闲笔出彩,低温叙事,要相信文字即多多金花绽放在我们的新闻稿中,另外我们还要尊重读者,注意横向深度,要在同类中发现不一样。“你可以没文化,但你的文章可以有文化。”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新闻不仅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还要有人文情怀。通过情感预料,关注我们的报料人,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时代的温度!
在下午的课程中,我也受益匪浅。魏曦老师为我们讲解了2000万大V如何养成,通过分析平台运营的特性,微信号定位与内容筛选,让我们记住文章出现爆款,可以从本地人故事,温情正能量和读者共鸣感这三个方面出发。并且在老师分享的干货中,我也知道要巧用标题模版,抓住吸睛点,隐晦的表达设置悬念等。最后老师还带着我们分析各种案例,并且给我们出了一些新闻题目进行实践互动。通过与老师同学们的实践互动,让我对新闻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也坚定了我想学好新闻理论实践知识的决心。
参加湖北日报主任记者刘振雄老师的 “全媒体时代文字表达创意技略” 讲座,如拨云见日,令我收获颇丰,对当下的文字创作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知。
刘老师点明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受众注意力稀缺,文字若想 “出圈”,创意至关重要。以往我撰写内容,多平铺直叙、中规中矩,讲座后才意识到,巧用修辞、设置悬念,文字便能瞬间鲜活起来。例如把抽象的数据类比成生活常见事物,枯燥的报道也能变得妙趣横生,牢牢抓住读者眼球。
在新闻叙事板块,刘老师强调要摒弃传统流水账写法,学会 “以小见大”。挖掘平凡事件里的不凡闪光点,聚焦个体情感与细节,更容易引发共情。这让我反思过往稿件,往往泛泛而谈,缺了打动人心的温度。往后得沉下心,贴近现场找细节,让笔下故事有血有肉。
互动环节,刘老师分享他的采写趣事,诙谐背后是深厚功底与敬业精神,也让我懂得,好文字源于生活、成于锤炼。未来,我会把所学融入日常,勤练笔、多观察,打破思维定式,为文字注入创意灵魂;怀揣新闻人的初心,产出优质内容,在全媒体浪潮里,用灵动文字发出有力声音。
在今天的新媒体训练学习中,我有幸听到了湖北日报主任记者刘振雄老师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文字表达创意策略课程和极目新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魏曦老师带来的新媒体运营实战课程,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令我受益匪浅。
身处全媒体时代,文字如鱼游于信息汪洋,平庸则被海量资讯瞬间淹没。有幸学习文字表达创意策略课程,恰似手握罗盘,为我拨开迷雾、找准方向,心得颇丰。上午的课程使我对新闻二字有了更加深刻具体多面的理解,老师所举案例引人共鸣,直抵受众心间,为我带来无限启发。
参加新媒体运营实战课程,这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让我深入理解新媒体传播逻辑。它像一张无形大网,信息以裂变之势触达受众。我明白了各平台调性差异是关键起步,抖音重视觉冲击、趣味吸睛;公众号重深度内容、知识沉淀。
这场培训是宝贵起点,往后我会深耕新媒体领域,用所学雕琢优质内容,借流量东风,在新媒体浪潮里站稳脚跟、一路前行。
洞察真相,传递力量
在深入学习新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我仿佛踏入了一片广阔而充满挑战的知识海洋,每一次探索都带来新的感悟与收获,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同时也带来了虚假新闻泛滥、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新闻报道绝非简单的事实堆砌,而是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通过严谨的采访、核实与写作过程,将其转化为准确、生动且富有深度的报道。这不仅考验着记者的专业素养,更要求其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精神,有辨别真伪、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才能使我们能够在信息洪流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阵地,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且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短视频内容策划与拍摄也十分有趣。在内容策划方面,我们要领会“创意为王”的真谛。一个吸睛的短视频,其内核必定是独特新颖的创意。要从海量的信息与千篇一律的题材中跳脱出来,就得精准捕捉当下热点与受众心理,挖掘那些未被充分展现的视角与故事。巧妙构建开头、中间、结尾,设置悬念、冲突与反转,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其沉浸于视频之中,跟随情节的推进产生情感波动,而不是匆匆划过。故事性也是策划的关键要素。拍摄环节则是将创意与故事具象化的过程。镜头语言如同文字表达,景别、运镜方式、拍摄角度等都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袁永浩各种拍摄技巧能够制作出更多更好更吸睛的作品。
新媒训练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我学习到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也培养了我作为一名未来新闻从业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我将以此为基石,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参加的系列培训课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每一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闻理论知识课为整个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堂课上,我深入学习了新闻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尽管理论知识相对较为抽象,但它却像一座灯塔,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指引方向。通过老师详细且系统的讲解,我明白了新闻背后的逻辑和价值,以及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堂课让我认识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新闻的本质,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方向。
短视频内容策划与拍摄制作课程是一次充满温度的视觉盛宴。在这堂课上,老师展示了大量富有情感和温度的视频作品。这些视频不仅仅是简单的画面拼接,更是一个个饱含创作者心血和情感的故事。从这些视频中,我深刻体会到短视频的魅力所在——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出强烈的情感,触动观众的心灵。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分析,我学习到了短视频内容策划的要点,比如如何挖掘有吸引力的主题、如何通过镜头语言表达情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完整的故事等。这堂课激发了我对短视频创作的热情,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摄像机,去记录身边的美好。
新媒体运营课无疑是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制作有趣的AI视频,整个过程充满了创意和乐趣。我们不仅了解了新媒体运营的基本概念和策略,还亲身体验了AI技术在视频制作中的强大应用。通过简单的操作,我们就能让视频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效果,这种即时的反馈和成就感让我深深着迷。这堂课让我感受到新媒体运营的无限可能性,AI技术的融入为视频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感受到了新媒体行业的活力与创新。
今天的这三堂课各具特色,从理论到实践,从观摩学习到亲自操作,层层递进,让我在新闻与新媒体领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我非常感谢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精彩的培训,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点燃了我对新媒体创作的热情。我期待着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创作出更多有价值、有温度、有趣味的作品。
在本次讲座中,我有幸深入学习了高校教育新闻、短视频策划与创作以及可视化与AI时代新媒体传播创意等多方面知识。
在高校教育新闻板块,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新闻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教育理念与成果的展示窗口。其独特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报道时要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教育宣传工作意义重大,它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撰写教育新闻稿件时,要精准把握新闻角度,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与深度挖掘。例如,报道高校的科研成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呈现,而应深入剖析成果背后的科研团队付出、创新点以及对社会和学科发展的潜在影响。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信息传播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短视频策划与创作部分则强调了内容的生命力与细节捕捉。“大人物小故事”和“小人物大故事”的理念让我明白,无论是宏大叙事还是微观刻画,都能在短视频中找到独特的表达。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质朴的话语,都可能成为触动人心的关键。在短视频风靡的当下,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是关键所在。这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挖掘那些真实而感人的素材,并且运用恰当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将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
可视化与AI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创意让我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魅力。AI智能在图像制作精修和视频创作字体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和质量。它能够快速生成精美的图像、设计独特的字体,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灵感和表现形式。然而,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AI,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与自身的创意和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更具个性和温度的作品。
此次听讲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创作技巧,更对新媒体传播领域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素养和创作能力,在高校新媒体创意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张雨晴
图片:金雅鑫
美编:王如嫣、林雨欣
校对:邵雨涵
责编:汪 叶
审核:祝治国
投稿邮箱:xwzx@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