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功臣不得善终。
究其原因,一是皇帝存有疑虑,心生忌惮而妄加杀戮;二则是功臣德行有亏,居功自傲,以致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而清朝名将年羹尧无疑属于后者。
雍正三年,议政大臣、刑部奏上年羹尧大罪九十二条,其中就有三十多条足以让年羹尧当即被斩首。............................................................................................
其实,这个曾经颇具才学、深得恩宠的大将军,后来落得个彻底被打入深渊,永远不得翻身的凄凉下场,一切早有苗头。
能力出众、深受赏识
年羹尧乃是父亲年遐龄与府中私婢所生,刚出生时,由于身体与常人有所不同,父亲便将其遗弃,但后来年遐龄良心发现、于心不忍,又将其捡回抚养长大。.............................................................................................................................
不料,死里逃生的年羹尧头脑出奇地好使,他长大后聪明过人,二十一岁就考取进士入翰林院,不出三年,又当上了乡试考官。
在康熙年间,年羹尧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了康熙帝的赏识和提拔,不到十年时间,就前后任命了陕西巡抚、四川巡抚兼总督。
但这一时期,年羹尧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给西征军处理后勤事务,权势和地位并不高。.............................................................................................................................
后来,雍正登基,老话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登上帝位的雍正,同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力整治朝廷。
康熙晚年时,一味推行仁政,导致朝堂上下乱象层出、贪腐成风,大臣们更是普遍不堪重用,因此,雍正决定以发掘和选拔人才为治国之策。
而进士出身的年羹尧,才华横溢、军事能力出众,无疑就是雍正心中最想要为己所用的大臣,也正是因为有了雍正的赏识,年羹尧在朝堂上的权势和地位才得以迅速上升。
只不过,一开始雍正虽然对年羹尧委以重任,但是,雍正的内心对他非常不放心,因为年羹尧在他登基之前和十四皇子走得很近,所以雍正很担心年羹尧无法与自己亲近。
不过,年羹尧这个人很有眼力见儿,为人处事十分“精明”,在知道雍正登基已成定局之前,他立马就紧急调整方向,一心靠拢雍正。
为得到雍正的信任,年羹尧不惜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妹妹年世兰献给了他。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又专程从四川返京,以表效忠之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年羹尧不仅仅拉近了与雍正的距离,而且也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为朝堂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雍正对于年羹尧的疑虑也彻底被消灭了。
从此之后,年羹尧就成了雍正最信赖的大臣,有了雍正的宠信,在清朝堂上,年羹尧也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1723年,青海局势大乱,雍正二话不说直接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并在西宁指挥平叛乱局,次年,年羹尧又率兵突入敌军残部,迅速稳定了西南、西北的局面。
一时之间,“年大将军”的名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雍正得知年羹尧得此成就十分高兴,直接让年羹尧总揽西部一切事物,并且还可参与云南政务,这时候,年羹尧在西部的地位堪比“皇帝”,一切大小事宜皆由他一人说了算。
在雍正心目中,他十分渴望和年羹尧做一对千古君臣的榜样,于是事事以他为先,其他的督抚、大将军不但要通通给年羹尧让路,而且,年羹尧还能书写上谕,可谓是风光无限。
对于年羹尧,雍正从不摆出皇帝的架子,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尊卑之分,对于朝堂中的重大事件,雍正也会事先与年羹尧磋商。
对于年羹尧的家人,雍正同样很是上心,常常派人到府中嘘寒问暖,而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赏赐了无数奇珍异宝和府邸田园。
遭到厌弃、身败名裂
然而,就在年羹尧处于权力之巅时,他似乎忘记了生在封建王朝,在皇帝面前,多大的官,都只是个需要磕头下跪的奴才。
年羹尧彻底忘乎所以了,他沉浸在这雍正一手给他编织的皇恩浩荡中无法自拔,自此之后游走于方丈深渊的边缘。
仗着雍正对自己的极力忍让,年羹尧开始目空一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再有任何约束,面对漫天飞舞的称赞,其嚣张跋扈的作风更是愈发明显。
年羹尧开始效仿皇帝,在给各地总督和巡抚的文书中,一律使用“谕”,在给自己的手下奖赏时,一律用“赐”,要知道这可都是古代皇帝的“专用名词”。
年羹尧每次出门也值得说道说道,他那排场简直绝了,一路上亲兵浩浩荡荡,皇帝见了,都得咋舌,说上一句:“比朕排面还大!”
从年羹尧的这一系列行为里,就足以看出他已经不把雍正放在眼里了。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准备入京觐见,雍正在得到消息后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然而,此时的他暂时还不知道如今的年羹尧早已不是他心目中的心腹大将。
在入京的路上,年羹尧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什么叫做不可一世的气焰。
年羹尧所过之路,文武百官皆须跪拜迎送,包括巡抚、总督也不例外,然而,年羹尧在路过他们时,竟然连瞅都不瞅一眼,直接骑着马扬长而去。
马上到达京城时,路上的老百姓都提前被驱走,而朝堂上的王公大臣们纷纷倾城而出,只为迎接年羹尧的光临,但是,看到他们,年羹尧也不过微微点头罢了。
年羹尧抵达京城见到雍正后,本来君臣相见是件挺开心的事情,雍正也做足了表面功夫,想着年羹尧路途艰辛,还给他赐了座。
谁知道,年羹尧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他叉开双脚、姿势不雅地坐在雍正面前,似乎已经完全忘记自己只是雍正的“奴才”。
这样的情景,相信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忍受得了,也是这之后,雍正就开始对年羹尧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入京之后,年羹尧也没闲着,他力荐自己的亲信胡期恒为西安布政使,然而,雍正在见到胡期恒后大发雷霆,他觉得此人卑鄙无耻,不堪重用,后就对胡期恒降职处理,并且在奏折上严厉批评了年羹尧。
实际上,年羹尧并不是不知道胡期恒是个什么德行,只不过,他目前正在不遗余力培植私人势力,所以对于自己的亲信,他总会想办法让他们多捞点“油水”。
另外,对于文武百官的选任,也存在诸多的“猫腻”,只要是得到年羹尧保举的人,都可以被优先录用,而这些被录用的人则被称之为“年选”。
至于那些“不听话的”,下场就是被百般打击,不管你有无才能,最终都无翻身之日。
由于年羹尧权势强劲,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官场老油条”根本不敢与之作对,而是纷纷选择投奔其门下。经过日积月累,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年羹尧为首的小集团,其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陕、川、甘等地。
西安布政使这个职位空出来后,自然就有人开始虎视眈眈,几日后,工部郎中岳周就上门找到年羹尧,并且送上二万两银子,希望年羹尧能推荐他上任。
然而,年羹尧这时候不知为何突然换了个路子,直接将岳周向他行贿之事参奏给雍正,并将那二万两银子上交给了朝廷。
雍正得知此事后,开始产生了诸多遐想,他实在想不出,一个能让其他人随意行贿二万两银子的大臣,平日里的做派该是何样?
自此之后,雍正便开始对年羹尧有看法了,所以,在年羹尧离京的前几日,雍正便在奏折上告诉直隶总督李维钧以及四川巡抚王景灏,不必所有事情都听命于年羹尧,并且还说年羹尧居功自傲,疑居心不纯,字里行间都是对年羹尧的不满和厌恶。
不过,这个时候,雍正对年羹尧还是有感情在的,虽然年羹尧的一些行为引起了他的不满,但并没有让雍正产生想要处死年的念头。
在年羹尧离开京城后,雍正便给他下了谕旨,大概意思就是希望年羹尧能够迷途知返、洗心革面,不难发现,如果此时年羹尧能够悔悟,那么,后来是不会丢掉性命的。
只不过,这时候的年羹尧并未发觉自己已经触到雍正的逆鳞,完全没有悔改的意思。
后来,雍正见年羹尧依旧无法无天,于是再三提醒和警告年羹尧,但是,年羹尧一边写着奏折敷衍雍正,一边却在拼命转移受贿所得来的财物。
据记载,年羹尧是一个非常贪的人,他营私舞弊、拼命敛财,总数量高达数百万两,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
另外,雍正登基以来,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各方面的情况,亲自建立了一个情报网络,原本,他自以为周密无比,没想到,年羹尧竟然轻轻松松就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导致情报网完全失去作用。
而且,雍正安插在年羹尧身边起监视作用的官兵,全都在年羹尧的威逼利诱之下倒向了他,成了围着他转的奴才,这一点,雍正是最难以忍受的。
雍正三年二月初一,天现“吉象”,官员们纷纷上表祝贺,年羹尧自然也要凑个热闹,只不过,他在送给雍正的贺表中,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虽然不知道年羹尧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粗心大意,但是,雍正看到之后恼羞成怒,当即就认定他就是居功自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不过,在这件事发生之前,雍正对年羹尧的忍耐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极点,而这件事无非就是一个突破口,让雍正可以更加理所当然的收拾年羹尧。
此事发生后,雍正就传喻西部各地军政要员,要求他们不要听命于年羹尧,紧接着,雍正又在短时间内将川、陕、甘等地的重要官员全部更换。
不久后,年羹尧便被孤立了,正在他抓耳挠腮之际,雍正当即就解除其川陕总督的职务,并责令他交出抚远大将军之印,后被调到杭州任职将军。
妻女受累、家破人亡
有点大局观的人这个时候都能感受到,年羹尧的仕途已经走到尽头了,然而,年羹尧实在是“中毒太深”,明明火都已经烧到眉毛了,他依然活在梦中,在搬迁之时,还如往常那般飞扬跋扈。
混迹官场,最关键的就是要看清形势,对于年羹尧被调到杭州任职一事,眼尖的官员们自然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于是,纷纷检举揭发其罪状。
而雍正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于是,他半推半就,以群臣所请的名义,在年羹尧到达杭州之后,一鼓作气再将其贬谪。
自此之后,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沦为了一个看守太平门的小小士卒,实在是可悲可叹呐!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病逝,这下子,年羹尧算是失去了当前唯一说得上话的靠山。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年羹尧依旧没有彻底醒过来,他竟然还以为雍正会念及往日之情宽恕他,于是,想尽办法乞求雍正开恩,甚至不惜伏地哀鸣,当牛做马。
但是,雍正不是没有给过年羹尧机会,只是目前来看已经为时已晚,雍正对年羹尧的愤恨已经达到了顶点,心中也已暗自决定势必要除之而后快。
其实,在雍正给年羹尧传达的谕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雍正心中,年羹尧已经非死不可,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不过,后来当议政大臣将年羹尧的九十二条大罪摆在雍正面前时,大家伙都建议雍正直接对年羹尧处以极刑。
但雍正考虑到年羹尧曾经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直接杀了恐怕难以服众,再加之,他也不想背负杀戮功臣的罪名,所以,选择了网开一面,并赐其狱中自裁。
然而,年羹尧在得知雍正对他网开一面后,又开始心存幻想,以为雍正还会继续大发慈悲,最终直接赦免他,所以,迟迟不肯动手自缢。
不过,没过几天,年羹尧就深深意识到雍正“铁面无情”,完全没有放过他的打算,为了避免连累全族,年羹尧也就放弃了挣扎,在悔恨中自裁了。
年羹尧死后,曾经被“年选”的官员无一例外,要么被斩首,要么被流放,总之,只要是与年羹尧关系很好的官员,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那么,年羹尧的妻儿,雍正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既然那些被“年选”的官员下场都如此凄惨,那么与年羹尧有血亲关系的家人,自然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牵连。
要知道,在年羹尧死后,雍正就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到“斩草除根”,让年氏家族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从此掀不起任何波澜。
所以,在处理年羹尧家族这件事上,雍正真正做到了杀伐果决,其手段残忍让人唏嘘。
首先,是年羹尧众多儿子的下场:
年羹尧的长子年熙,在此之前已经病逝,庶出的次子年富,彼时年纪二十上下,参与政事较多,且德行与年羹尧如出一辙,同样引发了雍正的不满,因此,年富被判斩立决,同父共赴黄泉。
至于年羹尧的其余儿子,年满十五岁的发配边疆充军,未满十五岁的,等到年满时再陆续发配。
其实,对于年羹尧家族的男子来说,最为严重的惩罚并不是发配边境,而是一律都被革职,且年羹尧嫡亲子孙永远不得入朝为官。
其次,是年羹尧父亲和妹妹的下场:
除了年贵妃,年羹尧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苏州织造胡凤翚,由于胡凤翚与雍正是“连襟”关系,所以雍正并未对两人下狠手。
只是革去了胡凤翚的职务,然而,两个月后,胡凤翚和年羹尧妹妹因心理压力过大,在织造衙门自缢身亡。
至于,年羹尧父亲年遐龄,毕竟是雍正的老丈人,且年遐龄向来行事规矩,所以一开始雍正并未为难他,不过,老人家后来由于承受不住家人纷纷离去之苦,于雍正五年五月病逝于京师旧宅。
最后,是年羹尧妻子和女儿的下场:
年羹尧有两任妻子,愿配是纳兰性德的女儿,不过与年成婚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年羹尧的继妻觉罗氏,是一个身份高贵的宗室女,因此免于株连,不过,觉罗氏还是被雍正发回母家居住,从此只能在孤独中走完余生。
年羹尧有一个及笄的女儿年氏,在年羹尧出事之前,原本已经和山东孔家(孔子后代)订下了一门婚事,只不过,年羹尧死后,孔家生怕遭到牵连,连夜将婚事给退了,虽然后来年氏没有被雍正降罪,但被退婚后,无人敢迎娶她,也只能孤独而终。
值得一提的是,年遐龄病逝一年后,年贵妃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福惠也不幸早殇,自此之后,年家与皇室再无任何瓜葛,想要翻盘已无可能。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等素材来源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