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是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安全、健康的重要环节,它采用经济、管理和技术等手段,事先防范工伤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本文将对工伤预防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科普。
一、工伤预防的目的
开展工伤预防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用人单位做好工伤预防工作,降低工伤事故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二、工伤预防的重要性
1.有效防止职业伤亡: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对职工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而绝大多数工伤事故是可以通过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而避免的。
2.减少财力、物力支出: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因事故而造成的工伤职工救治、康复费用及经济补偿等经济支出。
3.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工伤预防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用人单位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的主要义务包括:
1.取得或者达到相应的安全、卫生生产条件。
2.项目设计评估中需包括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
3.保证安全、卫生生产的资金投入。
4.制定安全、卫生生产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5.负责安全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6.配备符合条件的安全、卫生生产管理专职人员。
7.提供安全、卫生防护用品。
8.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9.设置安全、卫生警示标志。
10.进行安全、卫生生产的培训教育。
11.在上岗前事先告知职工有关安全、卫生危害的情况。
12.做好职工宿舍的安全、卫生工作。
13.对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等。
四、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权利:
1.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相应待遇。
2.有获得生产危险情况的知情权。
3.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安全现象、行为有批评、检举、控告权。
4.参与单位的民主管理,有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权。
5.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和强制冒险作业。
6.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撤离作业场所。
7.有权获得安全、卫生生产的教育培训。
8.有权获得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服务。
9.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防护设备等。
义务:
1.遵守单位有关安全、卫生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2.发现安全、卫生生产隐患,及时报告。
五、工伤预防的具体措施
1.教育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管理监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规范安全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3.安全操作规程:对不同的岗位应专人专岗,确保每个职工都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工程技术措施: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职业安全卫生角度进行计划、设计、检查和定期保养。
5.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确保职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6.环境保护:采取措施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粉尘、毒物、噪音、辐射等,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7.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工在必要时能够使用到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等。
六、常见工伤事故及预防措施
1.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都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
2.物体打击:施工现场必须设立警戒线、警示标语;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安全平网内的杂物要清理,按要求设立安全防护和挡脚板。
3.坍塌事故:深度超过2米的深坑要做好放坡、支护,随时检查做好加固处理;地基开挖不得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模板、大型构件要有支撑方案并按要求施工。
4.触电伤害:施工现场应实行“三相五线制”,并按规定正确使用;电、气焊、电工作业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机械设备均需接地接零,并按照漏电保护措施。
5.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七、总结
工伤预防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工程技术措施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