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政府晒出2024年成绩单!
文摘
2025-02-06 11:00
河南
时间不舍昼夜,载今记往,镌刻2024年团结奋斗的足迹。发展质效持续领先、全面领先,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产业发展聚链成群,项目建设持续掀起热潮,城市面貌显著改善,民生领域充满“幸福滋味”——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两位;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位;中原食品实验室“龙头”带动追“新”逐“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7.6%,全社会研发投入三年平均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1+8”产业链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10条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现代食品集群入选全省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150个省市重点项目、249个“三个五百亿”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主会场设在我市,我市“三个一批”批批先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89项,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1条,打通断头路20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9个、背街小巷230条,新建供热主管网25公里;全年财政民生支出177.7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9%,12项省定、20项市定民生实事圆满完成,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了可感可及的幸福清单;锚定发展目标,踏出奋进节奏。“一串串亮眼数据、一项项领先指标、一批批重大项目、一件件惠民实事……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2024年底,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在观摩亮点工程、特色品牌和创新工作情况时如是评价。在2024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靳会杰最关心的是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供暖这些事。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改造老旧小区68个,新建供热管网20公里、热交换站38座,新增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以上”等内容,她感觉心里暖暖的。春天,牡丹江路鲜花盛开,令人心旷神怡(资料图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嘉明 摄淮河路打通后,市民出行更方便(资料图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肖 摄时间回拨到2024年2月21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给整个城市披上了银装。出席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319名市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听取市长黄钫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3%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加快城市更新,实施105项城市更新项目,打通峨眉山路、桃江路等断头路10条以上,改造老旧小区68个……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话语,实在又具体、暖心又提气,引起现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政府工作报告既从宏观上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又从微观上对老百姓关心的衣、食、住、行等作出系统安排,干货满满、振奋人心。”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安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实在,彰显了发展为民的使命担当。“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全年工作的‘军令状’和‘任务书’,必须逐条逐项抓好贯彻落实。”在市两会闭幕后的第一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交办会上,市长黄钫就抓好政府工作报告的分解落实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晰责任、划出重点、明确时限。接下“军令状”,马上见行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迅速跟进,将政府工作报告细化分解为239项重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实行立项交办、持续紧盯推进、定期反馈报告,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工作不落实不销号。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决定笃行不怠抓好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要素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再提速、再加力。“临颍县作为全省县域工业30强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继续深化‘六争促攻坚、勇当排头兵’行动,努力积累更多‘临颍经验’、打造更多临颍特色,当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临颍县委书记李俊伟表示。凝心聚力,干在实处。各县区(功能区)、市直各相关部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弘扬实干作风,不等不靠,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时间表、施工图,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早启动、快推进。截至2024年年底,政府工作报告细化分解的239项重点工作,224项已完成;5项因上级政策调整或客观条件变化不再实施;空气质量和优良天数、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解决、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等10项未全部完成任务的工作,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纳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接续推进,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一年来,全市政府系统把抓落实作为最鲜明的特色、最本质的要求,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议定事项,全力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推动重点任务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努力把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规划图”一步步变成“施工图”“实景图”。高水平高中、高水平医院等重大民生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澧北新路断头路顺利打通,成为与景区相映成趣的景观路、造福群众的幸福路;建新路老旧小区连片改造项目,让3个老旧小区的居民过上了期盼已久的新生活;新增停车泊位3000余个,优化交通线路配置,设置新能源集中充电和大型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六大周边”停车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极大地改善了市民停车、出行体验……“从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中,看到了向上向好的态势;通过背街小巷的点滴变化,感受到了为民惠民的拳拳之心;在红红火火的企业园区,接续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代表、委员纷纷感叹: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美好图景清晰可感!实现产值195亿元、增长102.5%——2024年,临颍县铜基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令人惊叹!它是怎样壮大起来的?“刚来漯河时,我们并没有与这个产业园对接。了解我们企业的发展定位后,市、县两级专班人员迅速跟进,强烈建议我们来临颍县发展。现在看来我们选对了!”河南舜骅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献军告诉记者,在市、县两级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专班人员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公司一期项目3个月就实现投产,二期项目正加快布局,力争2025年产值翻番、效益翻番。企业能够不断做大做强,“11+8”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是关键所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每条产业链都由一名市级领导干部担任链长,都配备了一支专班队伍,有一整套推进机制。我们努力通过项目精准招引、企业集中布局、要素优先保障实现串企成链、聚链成群的目标。”“在漯河,我们只管安心发展,其他的事不用操心。”河南安迈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道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秘密。在助推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方面,我市积极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科研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直接受益者。“中原食品实验室帮我们改良应用技术,仅鱼酥条一个项目一年就给公司增加了4000万元收入。”该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吴锋说。“这是漯河发展的希望所在。”“攀科技高峰、促成果转化——食品产业创新‘发动机’的动力越来越强劲……”看到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发展变化,得知国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纷纷向我市抛出橄榄枝,代表、委员感慨不已。无论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还是助企纾困、民生领域,我市都抢抓机遇、用好政策、深化帮扶,实行项目引领,以实体工作成效展现发展亮点——研究出台17条“一季度开门红”、35条“二季度双过半”、46条“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等稳经济政策措施,深化拓展“六个增长点”“十大增长领域”,坚持完善经济运行月度分析研判制,构建部门联动、市县协同的经济分析调度机制,用更加精准的指标调度、更加扎实的实体工作夯实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根基。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召开重点项目建设等周例会175次,推动2074个问题得到精准有效解决;在项目工地安装摄像头,精准调度项目建设;“六职”干部累计外出招商742批次,已入库102个“六职”招商项目全部实现签约,为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用好“万人助万企”抓手,致力打造助企服务高地,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率先探索实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负,坚决做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漯河市“强化政企联动、强化创新驱动、强化链群带动、强化服务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作为全国30项典型经验之一,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工作取得亮眼成绩——备受关注的引澧入颍工程顺利通水,将有效解决我市水资源时空地域分布不均问题,为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更好服务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以“三沟四渠”为重点持续掀起沟渠连通整治热潮,累计疏通沟渠2579公里,打通了田间地头“毛细血管”,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相关经验在全国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会议上推广,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这个沟渠经过整修加固、引水贯通,将成为俺村2100亩农田的‘希望渠’。”舞阳县北舞渡镇中山街村党支部书记黄天佑介绍。“夏天里的几场大雨并没有影响几百亩地的粮食产量。这得益于地头的沟渠能够快速排除田间积水。”郾城区新店镇种粮大户赵红江激动地说。“市政府的这张发展答卷厚实而温暖,真正写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市人大代表王卫峰表示。“这些烫手的山芋、难啃的骨头,政府不管谁管?”在年初谋划2024年重点工作时,市政府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勇于担当、事不避难,坚持有解思维,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逐一攻克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今天看来,国道107京港线漯河境新建工程市区段能够如期顺利通车实属不易!”项目方负责人徐青松感慨道。2024年年初,市政府把“年底前新107国道老漯周路以北段建成通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漯河建市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金额最大的普通干线公路工程,国道107京港线漯河境新建工程标准高、施工量大、工序复杂,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影响整体进度。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指挥调度,先后在项目手续报批、土地征迁、土方供应等方面攻坚克难。市政府分管领导紧盯项目,日报告、周调度、月研判,会同项目方细化施工台账,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如期交付。“漯河市各级领导干部说到做到的决心、抓工作的韧劲和恒心让我们钦佩不已。”徐青松说。1月3日,国道107京港线漯河境新建工程市区段通车。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传递着暖融融的发展温度。“一条‘断头路’的违建仅3天就拆除,困扰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迎刃而解;一座‘钉子楼’立于学校大门口多年,拆除后大大方便了群众接送学生;一所‘堵心房’大煞城市风景,拆除重建后变成了亮丽游园,周边群众无不拍手称赞……”2024年,多家央媒、省媒浓墨重彩报道我市“双违”治理工作。我市以巡察“利剑”促“双违”治理,累计拆除违建590处13.8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蔓延的势头,并通过建设停车场、篮球场、绿地、游园等,做到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园于民、还空间于民。“只需一个电话就把父母的烦心事给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2024年8月,王先生家住农村的父母有几个月的养老保险金没有到账,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打了12345热线。“没想到第二天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回电话了,指导我帮父母进行网上认证,圆满解决了问题。‘12345,有事找政府’真不是一句空话!”王先生说。2024年,我市12345热线平台服务满意率达96.69%;漯河市12345热线助推“双违”治理工作被评为全省五大热线数据分析优秀成果;市政府副秘书长牵头协调处理热线疑难问题,75件均已办结;举办“民生热线局长接”活动20期,共有82名单位负责人现场受理市民有关咨询建议和求助投诉,实现群众诉求“直通快办”。现场交办、快速交办、直通快办……市政府系统用好“一线工作法”,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2024年7月中旬,一场暴雨让城市排涝系统不堪重负,城区部分区域积水严重。市政府领导班子分头行动,对市区积水点位逐一察看,同时组织应急、城管、城建等部门对积水原因进行查摆分析,对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全面复盘。“要坚持打一仗进一步,通过不断实施堵漏洞、补短板的工程,建设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解决极端天气情况下城市内涝积水问题。”汛期尚未结束,我市就结合复盘成果,按照标本兼治要求,分近、中、远三期,谋划实施了46个城市排水防涝复盘应急提升项目。郾城区龙江路(白云山路—七支渠)管网新建工程正在施工“年前能启动实施的绝不能拖到年后,能早投用一天是一天。”为确保工程扎实推进、早见成效,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实地督导,各县区、市直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实施。截至目前,46个城市排水防涝复盘应急提升项目,其中的13个已经完工,剩余项目在按时间节点推进。“物流成本降低7毛,产品销量十几倍攀升。”在向同行推介漯河时,漯河华一源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华总会用这样的开场白。事情还要从2024年6月市政府专题调研宠物产业发展说起。座谈会上,某企业负责人反映了快递发件成本偏高的问题。“没想到领导现场交办。不到一个月企业就看到了变化,单个小件发货价格降了7毛,重货发件成本降了8元。”刘伟华说,得益于发件成本降低,“双十一”期间,他们生产的各类猫砂销量增加了8到15倍。从那时起,刘伟华自愿成为我市的“招商推介官”,只要遇到机会就积极向同行宣传漯河。“降低7毛成本看似微不足道,背后的艰辛却不为人知。”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办负责人介绍,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市政府“万人助万企”周例会专题调度,市邮政管理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召陵区赴省外物流成本较低的城市考察学习,并两次到郑州与部分物流企业省公司对接工作。物流成本降低是政府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推动降本增效的缩影。2024年,围绕打造“助企服务高地、要素成本洼地”的目标,市政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企业贷款利率分别下降了1.9%、4.1%、0.23%。我市已成为全省综合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市之一。言出必行、重信践诺、说到做到。一年来,面对发生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政府始终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坚持目标导向,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坚持结果导向,以工作成效为标准,以实实在在业绩接受检验、评判工作。不回避、不推脱,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已成为市政府系统抓落实最鲜明的底色。回望千山远,前路万木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将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九个重点”“12项具体工作”,当好“施工队”,践行“一线工作法”,精准发力,化目标为行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新局面。
漯河网信
发布网信前沿,弘扬正能量,传播漯河声音!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