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公布!“最敢生”的地方,也生不动了?

财富   2024-11-12 22:03   广东  

西部君

来源: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

人口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小到个体的生育选择,中到各城市的“抢人大战”,大到国家层面的生育政策,都不无牵动社会神经。

最近,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公布了去年31个省份的详细人口数据,包括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关键指标,为大家观察各地的人口走势,提供了系统性的数据参考。

相比往年,最新的人口数据有何变化?不同地方的人口表现,又呈现出怎样的差异?

01

其实,关于2023年的人口整体状况,总的数据早就公布。结合最新发布的年鉴数据,以下几个变化,值得关注。

一,全国总人口较2022年减少208万人,连续两年负增长

其中,全年出生人口 902 万人,较前一年减少54万。

二,具体到各地,2023年,仅有8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较上一年的11个减少3个。

这8个正增长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广西、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与上一年相比,福建、江西浙江,这3个省份也正式跨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行列。
至此,长三角地区也全部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状态。前四大城市群,仅有大湾区例外。

三,各地出生率出现分化。

2023年,仅有15个省份的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9‰),在10‰以上的仅剩下西藏、贵州、宁夏三地。

其中,出生率在5‰以下的有6个:

江苏、辽宁、黑龙江、上海、吉林、天津

其中,黑龙江垫底,仅有2.92‰。

这六个地方,除东北三省,其余都可以说是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这符合普遍规律。

但同样作为经济强省,广东算是例外,出生率仍然高达8.12‰。

四,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出现一定的反差。

2023年,31个省市中,仅有11个省市常住人口保持正增长。分别为:

浙江、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新疆、贵州、北京、天津、宁夏、西藏

这里面,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

它们的常住人口增加,主要依靠的是机械增长,也就是通常说的,由外来流入人口支撑。

不过,广东、海南可以说是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兼具。

02

要指出的是,受不同地区人口基数差异的影响,尽管一些地方的出生率较高,甚至自然增长为正,一些地方的自然增长为负,但它们对于人口基本盘的影响,却可能反差很大。

就出生人口的绝对数值看,2023年,出生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份,仅剩下广东、河南、山东、四川

其中,广东是仅有的出生人口规模依然保持在百万级的省份。

这四省合计贡献了286万的出生人口,占全国大盘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对来说,像青海、西藏、宁夏的出生率虽然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总出生人口合计不足20万。这主要还是由于它们的总人数较少。

不过,一些人口总数不算少的地方,由于出生率过低,出生人口总数也已低到了夸张的程度:2023年,黑龙江、吉林的出生人口,均已不足10万人。而它们的常住人口合计超过5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出生率,还是总出生人口看,广东都堪称是经济强省中的例外。

不过,如今的广东,也表现出明显的“生不动”的迹象

数据显示,广东出生人口虽已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但自2017年达151.63万的峰值后,呈逐年回落的态势。

2023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03万,较2022年的105万再减少2万。2024年是否会跌破百万大关,留下悬念。

而另一个以“敢生”著称的省份山东,可谓是“前车之鉴”。

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山东历年出生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万以上。其中,2016年的出生人口更是达到178万。

但2018年开始,山东出生人口就“急刹车”。至2023年,山东出生人口仅61万。短短7年时间,缩水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从常住人口看,作为经济强省的山东,也于2022年开启人口负增长。2023年,山东常住人口减少近40万,仅次于河南。

03

为何各省的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情况,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如果仅从出生率看,除了地域出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与人口结构息息相关。

比如,出生率最低的区域——东北,恰恰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方。

与此相对,目前8个自然增长率为正的省份,广东、广西、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的老龄化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正视这一规律,其实引申出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即在鼓励生育的今天,到底哪些地方更该发力?

首先,那些常住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的地方,当然最先感受到人口缩水和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因此,鼓励生育,无论是完善生育服务,还是真金白银“奖励”生育,似乎都应该更有紧迫感。

但这背后不得不正视的悖论是,这些地方的人口结构本身更老化,同样的生育激励投入,可能远没有人口结构更年轻的地方带来的效果更明显。

同时,一些出生率下滑,但依靠常住人口净流入,依然能够维持人口增长的区域,也并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

毕竟,随着其他地方的整体出生人口规模缩小,可供汲取的人口资源也势必萎缩。

事实上,这几年主要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均普遍放缓,就已经发出了警示。

可以说,在应对人口变化上,恰恰是最需要“一盘棋”思维了。

04

人口变局加速推进,相关的生育政策也在加密调整。

最近就有几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一是,上个月中旬,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披露,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此次调查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聚焦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二是,上个月底出台的相关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罕见明确,“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下,看一件事的受重视程度,其是否与“一把手”结合在一起,往往是个非常实在的指标。

事实上,之前的限制生育政策之所以能够执行得如此彻底,就是与“一把手”挂钩有直接关系。

当然,限制和激励生育,是两回事。具体效果,还待观察。

其实,参照全球的经验看,鼓励生育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国内的一些实践,似乎效果也并不明显。

如作为三孩政策实施后,全国第一个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城市——攀枝花,其目前的人口走势,就与政策的预期有明显落差。

但是,越复杂,应对越需要趁早。

具体对各地来看,只有真正善待人口、具备公共服务竞争力和就业承载力优势的地方,方能在人口大变局中,获得主动性。

正商阅读
原《政商阅读》改名为正商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