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新实践 | 第五届易水学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太行水镇召开,多个康养项目启动

旅行   2024-11-05 13:59   河北  




传承易水学派,服务健康中国。11月4日,第五届易水学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召开。大会期间,“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医大师李佃贵等专家学者出席“易水学派医养康基地”启动仪式,并“易水学派医养康基地”授牌,多个康养项目在太行水镇启动。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易水学派研究分会、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易水学派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大会设主论坛和6场学术报告论坛,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推进易水学派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持续促进易县中医药事业和医养康养产业长足发展,有力助推保定市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等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保定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义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保定市卫健委主任庞颖,易县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丁磊,易县政府副县长赵广鹏参加会议。百悦文旅集团董事长陈亮,集团副总裁张翔宇,集团艺术总监王树琪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主持。



保定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义民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保定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发展,不断深化中医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十个一”工程。大力实施“健康保定—中医药系列行动”和“六进”活动(名中医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敬老院)。易县将张元素及易水学派核心思想提炼成了“易水中医诊疗法”,成功申报市级非遗,并指导运用于临床,县域内各优势专科中医特色明显。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在致辞中说:河北是中医药文化大省,金元时期的两大中医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均起源于这里。河北把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的全面发展。保定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谋划筹建国际医疗基地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易县作为中医“易水学派”的发源地,培养出众多基层中医骨干,对于发展中医、繁荣中医、更好服务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易水学派医养康基地”坐落在恋乡·太行水镇,地处京雄保1.5小时圈,津石2.5小时圈。项目规划总占地1000亩,总投资16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四年。该项目将成为中医易水学派链接多产业成果转化的桥梁,助力易县成为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



在易水学派医养康基地启动仪式上,政府联合各企业为创建太行水镇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增添文旅+产业的康养融合特色。易县政府建设的“易水学派中医医院太行水镇分院”,水镇联合各合作伙伴投资的养生度假项目组团:易水学派国医堂、法国国际芳香科学院在中国首个芳疗基地、生命健康理疗中心、肠道菌群实验室、金棕榈小镇电影综合体等项目一并启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伯礼、李佃贵、姜泉、王成祥、张维骏、李福海等专家学者授课,分别围绕传承易水学派诊疗八法传承创新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作学术报告。


近年来,易县深入挖掘易水学派文化内涵,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专科学术水平为核心,发挥中医“治未病”和“简、便、验、廉”优势,开展“易水学派技法走基层·促进健康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廉价、便捷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 水镇乡村振兴+文旅康养宣传片

↓↓↓ 点击海报,了解更多水镇八周年成绩







文明旅游 从我做起

恋乡太行水镇
易水畔原乡小镇 京津冀 京雄保 旅游度假目的地 沉浸夜游 民俗演艺 易水休闲 在地小吃 高端民宿 野奢度假 乡野自然 欢乐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