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热搜太热闹了:
赵露思发文承认病情、揭秘被经纪公司霸凌压榨;李明德拳打《三人行》剧组、脚踢马天宇迟到耍大牌;星光大赏导播夹缝中抢热搜,爆款2剧的cp哐哐发糖……
2025年才刚开始,一瓜接着一瓜,吃不过来,根本吃不过来!
但是,都别忙着吵谁“耍大牌”谁“小牌大耍”。先让让,把热搜位置留点给张颂文——
毕竟前者讲职业操守,已是内娱的老生常谈;
但后者的各项指控一旦被证实,却在失德和违法边缘打转儿,真相更迫切需要被厘清:
暴力伤人,职权倾轧,诱奸学生,买春嫖娼……
说的是谁?张颂文吗?
虽然塌房年年有,但大家还是没想到:
2025年开年第一拨,会塌在张颂文的头上。
然而,曾是演员和主持人的姜尘(曾用名:姜雨辰),没有未指名道姓地分享了《被男明星家暴是种怎样的经历》。
在网友的扒皮下迅速发酵,将他钉在“内娱渣男”的耻辱柱上。
姜尘的这场揭露,源于一次义愤。
前些日子,被前夫家暴16次几近丧命,导致肾部一坏死一衰竭,余生只能挂着粪袋出行的受害人小谢,终于等到了施暴者的刑事判决——
不是民心所向的死刑,仅仅判了11年。
姜尘对小谢的悲惨遭遇痛心,对杀妻未遂的凶手被轻轻放过而愤怒,全因她曾有同样的经历——
十几年前,才22岁出头的她,在光线传媒做主持人,正谋求转型想做演员。
在熟人介绍下,交15w学费拜入同来北漂的老乡某老师门下,学习演戏。
在这位老师的院子里住下后,第一天晚上被敲门,她装睡蒙混过去;第二天被排了情侣亲吻搂抱戏,演完被劝喝酒,半推半就中确认了关系:
不能公开,没有名分,对外宣称师徒那种。
但这位对外“人淡如菊、清贫乐道”的老师,在亲密关系里却是一个控制欲强,有暴力倾向的“男的”。
会因为她消费奢侈和姐妹喝下午茶、或一言不合就砸杯子、扇耳光。
她那时候年纪小不经事,又自幼接受父母耳提面命的“忍一忍、别得罪人、家丑不外扬、以后还得在圈里混”的洗脑,所以她打落牙齿活血吞,隐忍不发。
直到后来,她在男方手机里发现除自己外、许多其他女孩、甚至自己引荐给男方的好友的性爱录像,和男方购买性服务的录像,才恍然惊觉——
这位老师不是为了她前途才不公开;
而是师徒作为极好的幌子,方便他同时与N个姑娘保持同样的男女关系。
姜尘死心,半夜搬家,断联分手。
至今都令她觉得可悲的是——
明明两性关系中的违法暴力行为,比出轨劈腿更严重,但年轻的她却性缘脑地“抓小放大”,被夫为妻纲的亲密关系迷了眼。
但今年已经40岁的她,比当年更明事理、懂是非、晓利弊,所以借着小谢的案子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教训。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她虽然没有点“男明星”大名,但籍贯、特征、经历、社会关系等各项细节,都能和张颂文对上。
一时之间全网沸腾——
实施职权倾轧,以不对等的“老师”身份诱奸女学生,且不止一次/一人?
对女方行使暴力?诱使女方拍摄性录像?嫖娼购买性服务?
这些黑料要是放别人身上,大家或许能简单地义愤填膺,为受害女性讨公道。
但这次被卷入控诉的当事人是张颂文,大家的震惊远远多于愤怒。
只因他过往的形象实在是太励志完美了。
他大龄追梦,不改初衷,北漂闯荡演艺圈;他失意半生,在剧组吃遍闭门羹,却从未放弃梦想;
他能昂首雕琢演技,也能走街串巷,低头感受生活;他栽花种菜、泡在市井里,于不起眼的日常找乐子;
他分享每日见闻,待人赤诚温暖,宽慰失意网友,在营销属性过重的内娱流露出一种罕见的“活人感”……
难怪网友难分敌友,陷入错乱:
及时祛魅,请勿上头。
但向来8G网冲浪的他,在家暴传闻和税务危机的舆情发酵后近10天里,却始终安静如鸡。
有合作过的导演力挺他待人和善、没有架子,无差别心;但很快,姜尘曝光了投资方试图花钱让她闭嘴的电话录音。
录音里指名道姓,彻底揭开了遮羞布:
这位投资人为拉拢姜尘,说了一些心里话。曝光张颂文呛声投资人、随意替换自己潜规则来的女演员、声称:
“他摆的人设就是个假象,表里不一,披着羊皮的狼你知道吧?”
随后,还有两位网友发声,力挺姜尘。
“但请原谅我没胆量报真名,据我所知,被这位老师或诱骗或暴力或职场性骚扰的,至少10+人,实际数目只会更多。”
还有网友表示:
“爆料视频已经备好,临门一脚没考虑好踢不踢、什么时候踢。但有些网友已经顺藤摸瓜,离线索很近了。”
大众的疑虑发酵得越来越大,即便还有粉丝撑腰,但大范围的质疑声泛起:
姜尘说过一段话:
“你要知道:有些人你没有和他生活在一起,你没有经历过和他一起吃饭打嗝,拉屎放屁,没有看过他愤怒发飙的样子,和他处理情绪的样子;
仅仅靠角色,靠媒体采访的那三两个片段信息所立的人设……那你永远看不到这个人的人格底色。”
撇开这次仍然扑朔的事件不谈。
这话套入以往每一个明星确切的翻车事件中,其实同样适用。
“一个一个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 一个个消失”
明星作为一种被包装过的产品,自然承载着贩卖幻想,承担商业价值的功能。人外展示的都是营业状态;独处时、私底下、熟人处才最见人品。
我们仰慕追逐一个人,如同飞蛾扑火,其实都是缺啥补啥,在对方身上寄予了理想伴侣或者理想自我的投射。
但那都是虚幻的,学会对那些头衔履历容貌光芒万丈的人们祛魅。
向往什么样的人,就把时间精力放在成为什么样的人之上,不必将爱意和怒火倾泻在与自己本不相干的人身上。
不要参与塑造神像,也没必要在神像坍塌的时候感到幻灭。
不要对任何职业有滤镜,一个人业务能力强,不一定私下人品就好。
同样被自己老师诱奸,因为心理无法接受,所以迫使自己爱上老师的林奕含,也曾在《房思琪的乐园》的访谈里揭露过:
“我们以为一个人言必有衷,但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一样可以背叛文字的语境和传统。艺术它是否有巧言令色的成分?你会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请你们一定不要相信文品和人品是一致的。你可以热爱艺术,但最好不要认识背后的艺术家。不然可能会很尴尬——你爱ta的作品,但这东西是个糟糕的混蛋做出来的。”
“女生常常被文学所欺骗,我一再告诫女生,不要上文学的当。”
别太入戏,别太上头,别为自己造梦,就永远不会塌房。
“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
《狂飙》播出时,观众总喜欢用这句话调侃他,没想到现在一语成谶。
不论是张颂文或者别的谁,都别妄想能靠冷处理糊弄过去。
其实没有人盼着张颂文塌房。
但更没人愿意追随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善两面派:
公众在等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