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留萧青年在浙沥
烟火年味正浓
青春绽彩浙沥
在浙“沥”,
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
创业于此、安居于此、扎根于此。
新春佳节临近,
瓜沥镇团委联合镇文化广播站,
将镜头聚焦于
留在“第二故乡”瓜沥的青年们,
挖掘浙“沥”的新年故事、
传递浙“沥”的新年温暖。
让我们一起来解锁
他(她)们的浙“沥”年吧!
1.李博升
这位来自哈尔滨的热血男儿,曾在部队度过10年的军旅生涯。2021年,他转业来到瓜沥派出所,成为一名办案民警。四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已在瓜沥拥有了自己的小家,俨然把这里当作了“第二故乡”。大年初一,他将选择坚守在岗位上,为瓜沥30万人民的平安保驾护航。他说,“希望新的一年,瓜沥的每一个人都能越来越好,瓜沥这座城市能一直平安祥和”。
2.曹文龙
他是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的后整理工,每天与轧光机、罐蒸机、成品预缩机为伴。他说,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航民,就是在这个岗位,一做就做了11年。问到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瓜沥人,这位朴实的河南汉子回答道:“进入厂子的那一刻就觉得真正在这里扎下根来了”。在瓜沥,像曹文龙这样的外来员工还有很多,他们共同铸就了“坚韧不拔、勤劳致富”的产业文化。
3.郑利军
从千岛湖畔来到航坞山麓,顺丰小哥郑利军这一待就是20年。谈到瓜沥的工作生活,他微笑着说:“这里经济发展很好,快递员的工资甚至比市区还要高,生活成本又比较低,生活幸福感很高哟!”在瓜沥的这么些年,他在跑快递时遇到了很多热情好客、包容友善的瓜沥人,也结交了许多本地朋友。在他眼中,瓜沥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愿意一直停留。
4.黄文俊
33岁的黄文俊来自四川绵阳,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创业,10年的奋斗让他在瓜沥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自己的店面。他深情地回忆道:“在瓜沥的时间比在家乡的时间加起来都长,瓜沥真的是我的第二故乡!”谈到过年的安排,他说“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让顾客漂漂亮亮过新年!”。新年之际,他希望和顾客朋友们一起奔赴下一个10年,也希望瓜沥发展得越来越好!
5.宋伟丽
作为萧元雷迪森酒店的HR,来自安徽宣城的宋伟丽尽显专业干练的风范。回忆起14年的杭漂生活,她说:“以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去年孩子的就读问题在瓜沥得到解决,真正觉得安稳下来了。”在工作中,她也深深感受到瓜沥本土企业的包容与温暖。每当家乡的朋友问起,她总是笑着说:“回不去了,你们都不用找我了。”这句看似玩笑的话语背后是她对瓜沥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6.杨汐茵
这位来自江西上饶的姑娘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的微笑,硕士毕业后,她通过人才引进来到瓜沥横梗头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瓜沥基层医疗文化建设的一份子,她带来了慢性病管理、中医理疗等专业服务,也赢得了周边村民们的赞誉和信任。4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她在这里找到了奋斗航标,也在这里安家落户。新春的脚步渐进,基层医疗服务仍不停歇,她为群众健康奋斗在一线!
7.武力
作为梅林Q*Space社区运营团队的一员,武力自己也是一名数字青年。他谈道:“在梅林,我们既能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又有便捷的交通环境、舒适的创业空间和友好的创业政策。”一年来,Q*Space社区入驻数字青年200人次,自发产生了182场有趣活动、41场共学项目、23次跨行业经验分享,并涌现出7个共创项目。春节期间,留在梅林的20余位数字青年还将去良渚社区串串门,过一个年轻人的年!
8.任方正
来自河南的外卖小哥任方正来瓜沥已经6年了。他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对瓜沥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小区都了如指掌。当被问到新年安排时,他露出朴实的微笑:“会一直跑外卖,多赚一些钱,希望和女朋友在瓜沥真正拥有自己的小家”。他是瓜沥城市的“摆渡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努力在这座城镇扎根,也成为了瓜沥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瓜沥,这些留“沥”青年们带着各自的梦想与故事奔赴而来,又被这座城的烟火与温情深深留住。他们融入瓜沥,也塑造瓜沥,让青春在浙“沥”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新春佳节,愿他们都能在瓜沥收获满满的幸福,也期待未来,他们与瓜沥继续双向奔赴,书写更多美好篇章!
HAPPY NEW YEAR
供稿丨镇团委
文字丨沈 恬
制图丨陈浩坚
审核丨朱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