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9月13日,中交上航局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了“劲松”轮船舶模型、铭牌原件、图纸原件和船舶老物件。
2022年捐赠照片
这件形似军舰的藏品,原型是我国首艘“国轮国造”功勋船舶——“劲松”轮耙吸挖泥船(后改名为“航浚4001”轮)。“劲松”二字,取自毛泽东同志1961年所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说到耙吸挖泥船,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词汇。但在疏浚行业,没有它的助力,就不会诞生现代化港口和航道,更难以诞生港口与航道串联起的贸易之路。河道疏浚的历史悠久,从大禹治水到九曲黄河的疏通治理,再到如今以中交上航局为代表的民族疏浚业的崛起,这一行当贯通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而疏浚行业走向现代,大型耙吸挖泥船的诞生是关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1968年,上海市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沪东、江南、东方红、上海等多家船厂及相关物资供应单位为上海航道局紧急制造一批挖泥船及辅助船舶。在上海市赶制的46艘船舶中,“劲松”轮是我国首次设计和制造的万方大型耙吸挖泥船,造价远高于万吨远洋货轮。
2
劲松轮
“劲松”轮由江南造船厂建造,1968年8月完成设计任务,1970年10月建成交付。船长115.5米,船宽18.4米,型深9米,航速11.5节,排水量11700吨,舱容量4500立方,最大挖深25米,总吨位5471吨。除发电柴油机从德国进口外,其余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其装备技术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劲松”轮不仅见证了大型疏浚装备国产化的崛起之路,也为我国疏浚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3
20世纪70年代,上海港、长江口的疏浚船舶普遍老旧,疏浚能力不足,导致港口航道淤浅,码头、泊位水深均低于规定标准,给航海运输、港口装卸带来很大压力,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劲松”轮自交付使用起就承接起长江口南、北槽试挖的任务——1974年9月,“劲松”轮全力开挖南槽,全线打通7米水深,这是国内首次在长江口正式开挖人工航道,实现了长江口由自然航道转为人工维护的深水通海航道的跨越。
此后“劲松”轮又转战洋山港、厦门港等国内重大港口建设。1998年1月,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工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劲松”轮也参与其中。2011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深达到12.5米,历时13年打造出一把开启“黄金水道”的“金钥匙”,成功实现了国人期盼已久的百年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名战功赫赫的“老将”渐渐力不从心。1983年,“劲松”号更名为“航浚4001”轮,为适应日益复杂的施工需求,先后经历3次技术改造,分别对主机、船舶动力设备和生活舱环境等方面实施了技术改造。
改造前
改造后
2022年1月,走过50载光辉岁月的功勋船舶“劲松”轮光荣退役。
“劲松”轮不仅开辟了国轮国造的先河,还为上海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国家航运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张泛黄的登记表、一本70多年前的日记、一只秘密租用的邮政信箱、一块以伟人名字命名的机车头像……
一件件红色藏品、一段段峥嵘往事、
一个个奋斗故事
见证着上海建设交通行业
砥砺奋进的足迹
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推出
“红色藏品”专栏
穿越时光长廊,重温藏品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激励行业广大干部职工
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用实际行动
谱写建设交通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
来源:上海建设交通党建
扫码关注
上海建交青年
微信号:shjjqn
建交青年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