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讯 (通讯员 渝组轩)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庆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产业基础良好。去年以来,重庆深入开展“党建联建·助企强链”专项行动,以党建引领促进企业联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红色动能”。
把组织建在“链”上,集聚产业发展优势。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成立功能型产业链党委,吸纳行业主管部门、园区、链上企业等党组织参与共建,形成产业链党委统筹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和园区支持配合、链上企业党组织落地执行的工作体系。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推选链主企业党员负责人进入产业链党委班子,加大从企业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力度,推动党建工作与公司经营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依托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场所,建立定期议事、吹哨应哨、监测调度等机制,健全落实理论联学、活动联办、阵地联用、项目联创“四联”措施,推动产业链党委实体化运行。
把资源聚在“链”上,释放产业发展动能。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委引领和纽带作用,促进各方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联系协调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市内外高校院所与链上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组织专家团队“揭榜挂帅”攻关产业链卡点堵点难题。聚焦链上企业资金需求,建立“产业链党委+金融+企业”联动机制,优选一批政企银对接“白名单”企业,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渝链贷”等金融产品。结合产业论坛、行业培训、路演展示等,会同经济部门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暨“四链融合”巡回对接活动,发布需求目录、合作清单,引导链上企业在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已累计开展活动110余场,参与企业510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630余项。
“受市场波动影响,钢材采购成本高,配送效率低。”在大足区五金产业链党建工作调度会上,德贞五金加工厂等企业党组织书记提出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该产业链党委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60家企业组建采购联合体、引进供应商,将钢材加工配送基地建在“家门口”,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10%以上。
把服务融在“链”上,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整合各级职能部门、园区、属地力量,向链上企业统筹选派服务企业专员,通过问政策落实情况、问投资意愿情况、问经营发展情况、问市场开拓情况、问配套需求情况、问难题化解情况“上门六问”,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除此之外,在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商圈楼宇等建立党群服务中心120多个,针对跨层级、跨区域问题,有效整合资源、靠前服务,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就便办理。依托全市高层次人才专家库,组建产业链高端智库和专家服务团,深入链上企业开展技术支持服务,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