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

企业   2024-11-14 08:20   河南  

  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比亚迪长沙雨花工厂,机械臂进行车身焊接作业(2024年3月21日摄)。陈思汗摄/本刊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新时代呼唤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有力指导了生产力发展实践,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强国建设呼唤新质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式现代化依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首先要求提高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我国实际国情,作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2023年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与发展要求;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特征、发展方式和战略任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阐释,为我们以什么样的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新质态要素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质变跃迁程度,进而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需要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跃升程度。

从劳动者的因素看,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提升到新高度。高素质劳动者包括引领科技进步、创造先进生产工具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技能型人才等。

从劳动资料看,劳动资料在新技术、新产业等的作用下发生质变。由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而成的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起主要作用,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区分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全新的物质技术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劳动者,拓展生产空间,提高劳动效率,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

从劳动对象看,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发生重要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速度加快,大至天体宇宙,小至基因量子,都成为劳动对象,实践中出现了数智化设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的劳动对象。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数据等非实体形态的新型生产要素,释放出巨大生产效能并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量。

强国建设呼唤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回应时代之变

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质态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空前提升和进步,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速人类社会变革。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顺应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现实需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强国建设物质技术基础的客观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还是建成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都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靠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只有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生更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才有可能真正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夯实强国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我们正在经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培植、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高速发展时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不仅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也能在实践上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重要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科技发展取得革命性突破,进一步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开拓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强国建设新局面。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

放眼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引发国际分工重大调整,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的困境,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竞争优势,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围绕强国战略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只有进一步围绕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才能以更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部署落到实处。具体来看,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应重点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围绕制造强国建设布局科技创新。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建设制造强国作出重要论述。

这些重要论述,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产能优化和结构升级。避免将传统产业简单理解为“低端产业”和“过时产业”,面向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数智技术改造,通过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推进传统制造业产业模式、组织模式变革。

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产业开拓先进制造业领域。努力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互联工厂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发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等前沿科技和产业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创新突破。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加快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是,围绕质量强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作为质量强国建设的首要目标,这表明以创新为特点、以质优为关键的新质生产力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要求促进“新”和“质”融合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力向质量竞争力转化,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创新质量治理模式,推动质量社会共治,等等。

三是,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信息化工作。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建设网络强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要素创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积极参与全球数字领域标准、规则制定,等等。

四是,围绕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也在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可以应用至农业、农村领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在劳动者方面,让能够熟练运用“新农具”的工业劳动者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在劳动资料方面,需快速发展新型农业工具,推动智能农业机械设备、智能灌溉系统、农情智能监测系统以及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应用和推广。在劳动对象方面,充分利用生物育种技术等对传统动植物产品进行改良和培育,促进农作物高产化、优质化升级,利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退化土壤等自然资源,同时催生新的劳动对象。此外,还应注意新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系统性组合跃升,不断完善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应不断强化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强国建设蓄积强大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 ★ ★



来源:新华网

主办:汝行集团党委

总编:广运  

编辑:腾飞  校对:乐辉



汝行集团有限公司
汝行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