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苏州市吴江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在人民剧院开幕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李铭、孙建江、钱斌、曹雪娟、张炳高、高建民、沈向东、王玉英、沈震松、沈卫芳。大会由区政协副主席沈震松主持,大会应到委员346名,实到委员315名,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上午9点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书记李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过去一年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李铭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 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抓实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巩固实体经济优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着力抓基础强治理,示范区加速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跃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倾情付出和智慧力量。
李铭指出,过去一年,全区政协组织聚焦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智改数转网联、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太浦河云管家”创新一体化治水新模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渣土非法倾倒整治、小区微循环公交线路开通等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开展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大政协委员活跃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一线,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献计出力,充分彰显了责任担当和时代风采。
李铭表示,区委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为政协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协商意识,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认真做好政协提案的答复办理工作,切实把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转化为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营造重视支持保障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区政协主席曹雪娟代表政协苏州市吴江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曹雪娟在报告中说,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苏州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动员和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献计出力。
曹雪娟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区政协工作。这一年,区政协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思想政治引领上实现新提升;坚持围绕中心,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务实建言,在服务大局上彰显新作为;坚持为民导向,不断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机制,引导委员深入实际察民情、解民忧,在履职服务为民上取得新成效;坚守初心使命,以自身建设新加强促进政协事业新发展,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展现新形象。
曹雪娟指出,2025年,区政协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履职尽责;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吴江实践;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曹雪娟强调,新思想激扬奋进新征程,新使命激励建功新时代。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吴江加快绘就“创新湖区”“乐居之城”新图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会上,区政协副主席高建民受政协苏州市吴江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和各镇(街道)工作委员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342件,经审查,立案306件,立案率89.5%。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原有关领导同志,区政协历届领导同志,驻吴江各部队、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消防救援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各区镇、街道,各部委办局(公司)、人民团体、直属单位、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协机关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住吴江的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委员应邀出席会议。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融媒记者:韦欢 吴斌
编辑:顾心悦
责任编审:张惠平 沈振亚 付栋栋 朱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