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干货】博物馆教育的四种模式

文摘   2024-12-14 20:00   北京  

01

博物馆教育的四种模式

01

第一代:说教解释型

说教解释型是与学校传统教育相同的方式。学校课程依学科结构分成小单元,教师依循理性和程序从简单至复杂地进行教学。这种借由记忆和强调固定教学程序的机械式学习,仍普遍流行于学校和博物馆。说教解释型展览通常有着明显的开始与结束,而且明显带有观众针对性。解释性的文字说明牌和整体性介绍文字浓缩了希望观众所掌握的知识,各种信息通常由浅到深地一步步呈现给观众。

02

第二代:刺激-反应型

刺激-反应型系指学习是经过不断刺激、增强与反应形成的结果,与说教解释型同属“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博物馆的各项展览内容,同样是按部就班,有清楚的开始和结尾,并刻意依序安排。所不同的是,刺激-反应型特别强调教育方法与训练,不必掌握一整套内容,而说教解释型则强调教材和所学内容。在“刺激-反应型”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参观展览过程中,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刺激观众做出反应,比如观众按钮等。在 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博物馆开始出现了动态的展品。1933 年开放的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是应用这种新教育思想的典型。

03

第三代:发现型

发现型教育模式是以 1960 年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为理论核心。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只要能了解足够的信息,知晓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得出描述真实世界的各种普遍原理。教学者提供适合个别学习者挑战和刺激的情境,让他们参与、自行选择、掌握事物和解决问题等,实现希望达成的学习结果。早期科学中心的创立及其发展即是此理论的实际应用结果,其“动手做”特征标志着发现学习法应用于博物馆的历史进程的开始。

04

第四代:建构知识型

建构知识型也称探究型,该理论认为,学习需要学习者在身心两方面主动与世界互动:操作、尝试、得出结论。增强对他们所参与的现象的了解。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双向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我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的内部生成,而学习者的主动性则是内部生成的核心动力。建构知识型的理论源自杜威的实验主义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01

博物馆展览阐释的四种模式


01

 审美型阐释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艺术品展示,阐释方法遵从就简原则,即尽量减少其他辅助信息,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展品本身。每件艺术品的说明都有严格规定,为观众提供的信息仅有标题、作者、创作日期、材质、捐赠者等最基本的信息,目的就在于减少信息干扰。

02

 解析型阐释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对展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自然环境的阐释,包括这件展品的构造、用途、空间位置和其他相关的文化的、技术和自然的意义,还包括与之相关物品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一定的历史或自然环境的重构、说明、图示和展品标签等信息载体向观众解释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展品之间的关系。不仅让观众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或自然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在众多的展品之间找到其相关性。

03

探索型阐释

探索型阐释的最大特点是无序性与自由性,鼓励观众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当然,博物馆可以帮助观众根据自身兴趣、打造独一无二的探索之旅。这种模式主要建立在观众对展品相关信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启发、吸引和鼓励,激发观众探索和发现的欲望,鼓励观众动手触摸、观察、操作,体验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自然现象、科学原理。这种展示阐释模式往往通过展示现象-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探索揭秘四个步骤来实现。探索型阐释能让参观者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向主动探索者,激发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体验探索的快乐。

04

交流型阐释

交流型阐释是最有效的博物馆展示阐释模式。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交互式展示外,现代博物馆展览最注重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博物馆致力于搭建一个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包括观众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观众与展览策划人员之间的交流、观众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将示范表演、专家对话、口述历史、视频采访等融入展览活动中,可以轻松实现上述几种交流。通过广泛的人际交流,观众不仅能以一种更具亲和力的途径把握展览主题信息,还能在交流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实现知识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对展览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文博考研考证网
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文博考古艺术类学生学习培训的专业平台,一为文博考研辅导培训;二为艺术品经纪人、文化艺术品鉴定师、注册拍卖师、文物修复鉴定等考证培训以及专门推荐介绍专业实习,同时也搭建文物修复与鉴定学习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