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张丽莉,通讯员刘亚军、王士伟)近年来,我市立足特色资源,发挥生态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五条“资源节约、链条完善、高质高效、综合竞争力强”的乡村振兴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带,先后获评越夏食用菌、道地中药材、谷子、马铃薯四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转变。
围绕“三化”培育示范基地。将基地培育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实现规模化培育,以坝上及接坝地区、主要公路、重要河流沿线为重点,布局建设“成方连片”的大型农作物种植基地,打造万亩以上示范片6个、总数达到20个。平泉香菇、隆化肉牛、兴隆山楂、宽城板栗相继获批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居全省首位。同时,实现设施化培育,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年新增和改造提升设施农业2万亩,新获批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5家、累计达到19家,实施“中央厨房”重点项目11个,认定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8家,年“净菜进京”达到20万吨以上。其次,全域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节水减肥控药,整体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年增长2个百分点,“两品一标”认证产品年增加20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11.6万亩、占全省88%。
推动“三集中”提升加工能力。将做优加工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引导园区向产地集中,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向产地下沉,全市已创建平泉、隆化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9个,省级农业精品园区9个,省级以上农业园区占地面积达到426万亩。今年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市总数达到6家,产业强镇实现省级以上农业园区全覆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园区内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吸引加工企业集中入驻,把农产品加工增值收益留在当地。全市省级以上农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0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41家,家庭农场660家。引导要素向企业集中,把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向重点企业倾斜,扶持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朴诚乳业、中红三融、农优生态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先后落地投产。
强化“三培育”紧密利益联结。将促农增收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围绕壮大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思维,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找帅当兵、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今年穆勒四通公司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市总数达到9家。同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升组织化生产程度,全市登记注册家庭农场567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4家,登记注册合作社1158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1家、省级示范社192家,发展各类农业托管服务组织2065家、年服务面积达到555.6万亩次,成功构建了“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其次,培育农业人才队伍,围绕产业集群打造,大力培育乡土人才、乡村致富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全市年培育高素质农民4000人以上、致富带头人900人以上,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持续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