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巴州区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配备日趋完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美丽画卷在巴州大地徐徐展开。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走进白云台实验学校,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视野开阔,规范整洁,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师生食堂、学术报告厅、运动场等一应俱全。
“教室宽敞明亮,有冷暖空调,各种功能室配备齐全,寝室整洁美观,食堂饭菜营养健康,老师耐心负责,我们在这里能开心快乐地学习生活。”学生游芯梦的言语里满是对新学校的赞扬。
随着VR虚拟教学和教学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历史。“学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引入,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晏阳初实验小学老师李玲感慨颇多。
面对城乡教育新的变化,巴州区加大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力度,科学整合各级教育资源,以校点布局为切入口,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集约化水平。
县域高中是连接城乡教育的枢纽,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巴州区教育园区建设项目,工人师傅们起早贪黑,建筑机械也忙个不停,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该项目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设计,新建教辅用房及附属设施约12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4500余名学生。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主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全面提升全区办学条件。
条件改善了,学校布局更合理,优质资源得以不断扩大。近年来,巴州区新建、改扩建校舍12.6万平方米,原巴师校无偿划转建成巴师附小本部,区七小扩建、曾口小学和鼎山小学分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5万个。学校校舍、场馆及教学设施设备等基础硬件大幅改善,全区学校以整洁靓丽、设施先进的崭新面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坚持“五育”并举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发展和自我的革新。在巴州区三小的课后服务课堂上,孩子们正认真完成着手中的“艺术品”,千变万化的七巧板、折纸,活灵活现的泥塑、手工作品,丰富多彩的剪纸,姿态万千的串珠,让人眼前一亮。
巴州区三小的特色课后服务以学科整合为起点,建立菜单式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开设有武术、书法、绘画、舞蹈,以及扎染、象棋、跳棋、机器人、无人机、合唱、折纸、橡皮泥、跆拳道、啦啦操、器乐表演等60多个社团,旨在丰富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乐趣,一场以“躬耕学农事 实践觅真知”为主题的活动在白庙小学开展。
一至八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聚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沉浸式体验种植蔬果,大家怀揣着对劳动的热情,手持农具,认真翻土、挖坑、播种、浇水,他们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课堂走进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提高了劳动技能,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食物的珍惜之情。
以“强师”为要
队伍建设迈上新水平
城乡共融,教育同行。近日,成巴教育合作校际结对暨巴州区城乡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交流活动在巴州区凤溪小学开展,不仅为乡镇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一节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授课老师们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精彩新颖的设计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让听课老师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大家各抒己见,既有真诚的赞美,也有深刻的剖析,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暑假正是学习提高的好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说这话的是巴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利民,暑假期间,她带领工作室多次组织教研活动。
自担任巴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以来,王利民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指导百余名青年教师,举办教学沙龙十余次。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她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带领学校老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巴州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改革创新,激发队伍活力,通过强化教师“引、育、用、留”,推进书记、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此外,深化开放合作,启动共同体建设,年均培训师资1.12万人次,有特级教师16名,正高级教师20名,国省名优教师200余名,省市领军人才、专家工作室、团队21个,教师绩效达到最好水平。
点一点,一键回顾往期精彩
主办丨巴中市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刘思影 校对丨朱富春
责编丨张懿嘉 审核丨朱继钊 终审丨廖静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