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纠纷效果翻倍,市南做了这些事→

政务   2024-10-19 18:15   山东  

天高云阔,秋光凝彩,岛城十月,暖意融融。近年来,市南区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路径、新模式,在事心双调上下功夫,在解难帮困、提素赋能上办实事,做到“矛盾不上交,和谐进社区”,为区域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法治+网格”,建设和谐社区“暖心港”

为纾解老城区人口密度大、矛盾纠纷多的现实问题,市南区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网格治理延伸,着力构建人在“网”中走,险在“格”中排,结在“格”中解,法在“格”中普,营造和谐社区氛围。珠海路街道打造法治网格,健全“街道-居委会-处置网格”三级调解网络,组织司法所、专职调解员、网格员将日常入户排查与特殊时间点拉网式排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及时介入,认真分类梳理。金湖路街道依托网格治理智慧平台,专门设置司法调解功能模块和法治地图功能,实现一键查询街道调解组织架构、专职调解员等信息,立体呈现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法治文化阵地等多点位分布和实景照片,以数字化智慧赋能基层法治建设。湛山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司法所推动法治力量向网格端融入。今年以来,组织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通过固定坐诊、云服务、普法讲座等形式,为社区住宅电梯加装、“住改商”纠纷化解、红色业委会培育等工作提供“嵌入式”法律服务。

多元调处,奏响群策群力“和谐曲”

“我们这里有纠纷,你们能帮忙解决一下吗?”国庆假期期间,外地游客王女士在八大关景区某咖啡馆消费时与店主产生纠纷,双方从争吵升级成肢体冲突。接到求助后,司法所立即与专职调解员、网格员赶往事发地。

“客从八方来,来青岛旅游大家都高兴,何必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进行释法疏导,双方达成和解,游客对八大关街道火速解纷的工作质效竖起了大拇指。今年,八大关街道整合街道、社区、网格及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中队等力量,打造“和旅一程”旅游纠纷调解品牌,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将调解“前置化”,预先化解诉求,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

八大湖街道辖区老旧小区多,居民高度密集。为高效解决房屋漏水、管道堵塞、停车纠纷等法治类民生诉求,八大湖街道在实践中摸索社区法律顾问参与联席会议,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办理程序等方面共同探究化解问题,形成多元协同合作的法治化解决群众诉求机制。

“社区法律顾问参与联席会议,为我们在解决一些纠纷难题时消除了很多障碍,也增强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八大湖司法所负责人介绍道。

点亮金牌调解室,密织权益保障“防护网”

新时代的调解工作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就要主动出击,关注社会重点领域和弱势群体需求。近年来,市南区各街道立足自身矛盾纠纷实际需求和调解人员优势特长,培育特色调解品牌,打造金牌调解室,“乔帅民军地调解站”“卜秀芳金融调解工作室”、“馨和万家”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室……领域各异的市南调解室发光发热,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中山路街道围绕西部老城征收改造工作需求,联合街道征收办在中山路社区建立品牌调解室,社区法律顾问驻点办公,2024年,中山路街道共化解相关矛盾纠纷133起,助力征拆工作顺利进行。香港中路街道在银座中心设立“小红帆调解工作室”,对商城消费纠纷集中、频发问题做到分类处置、就地化解,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自3月份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成功化解20余起消费纠纷,其中一件有关闭店退费的群体性纠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超万元。

“讲课+实训”,开设提素赋能“成长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纠纷类型多样化,这对调解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升人民调解员化解纠纷能力,回应基层调解工作的最广泛、最迫切需求,2024年,市南区重磅打造“调解讲师团”和“调解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市南区调解协会资源和讲师团专家“传帮带”作用,采用区级集中培训和街道“自选点单式”培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提升基层调解员“把脉问诊”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在全区开展物业领域、调解心理技巧、金融诈骗纠纷等6类专题培训8场,参训人员涵盖街道专兼职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群体400余人次。

截至2024年10月,市南区共有一级调解员3名,二级调解员19名,2023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件,为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减轻了压力,有效降低了社会成本,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调促治,以和为贵。今后,市南区将继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内化于心、践行于实,以实实在在的调解实践,为基层治理工作增添生动注脚!

文章来源:法治好声音

微市南
传递最权威的市南政务信息、提供最及时的市南生活资讯、展现最全面的市南人文环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