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发起,沿黄九省区、山东16市媒体记者联合参与的行走黄河大型全媒体行进式主题报道活动启动。
总体思路一脉相承——保护黄河,要下好协同这盘棋。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九省区,并在上中下游主持召开3场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2019年9月提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到2021年10月强调“增强一盘棋意识”,再到2024年9月要求“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一
为何协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这是因为,当你纵观黄河全貌,实际上已经欣赏了祖国大半的美景,同时也在品味着大半的华夏历史。
5464公里的蜿蜒,成就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这里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走廊,如今的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那么,为何要强调协同?
大河流域的有效治理需要跨越行政边界,高效的流域统筹协调机制是确保黄河安澜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黄河流域覆盖九个省区,横跨了东、中、西三大区域。
“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
需清醒地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全力保障黄河安澜,就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沿黄省份不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的发展现状倒逼省域间合作需统筹协调。
促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缩小南北方发展差距、促进民生改善的战略需要。
人与河,共生共存。
黄河的保护和发展,关系着百姓福祉,事关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发展。
二
何为协同
思想认识到位了,落实起来,该如何推进协同?
协同,其核心在于各参与方目标一致,同向发力。
“鲁豫续约”是一个典型范例。
今年初,山东、河南正式签订新一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早在2021年,两省签署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累计兑付河南生态补偿资金1.88亿元,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予以奖励,两省实现了共赢,也推动形成上下游同心协力保护黄河生态的良好格局。目前21个省份在20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协同,不仅是区域合作联动,更是保护与发展的统筹兼顾。
共建项目成为重要支撑。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山东援建的冷水鱼繁育和育苗基地带来的热收益正持续放大,已成为西北最大冷水鱼鱼苗供应基地。在刚察县沙柳河镇,一座崭新的啤酒酿造工厂酿出的青稞精酿啤酒,流淌着满满山东情。
数据显示,以山东对口支援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例,“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援助资金2.5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累计拨付资金10.36亿元,涉及项目111个。
协同,需要政策法规为高质量发展护航,优化机制是一个重要抓手。
黄河流域首单跨省域用水权交易颇为典型。
黄河,水量不及长江的十分之一。千百年来,滋润千里沃野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缺水难题。2023年11月,宁夏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得四川省3年1500万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权,支援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产。如今,首批500万立方米黄河水已经输送到宁夏,“远水”解了“近渴”。这一举措走出了运用市场机制破解水资源瓶颈的新路子。
协同,更不是一锤子买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非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时一日之功,必须多措并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
何以协同
坚持全国一盘棋,也需找好方法论。
“全局观”得有,“突击手”也得有。
据各省区统计局2023年数据,黄河流域总人口约4.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地区生产总值(GDP)约31.6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4。
显然,经济体量占比近三分之一、2023年GDP达9.21万亿元的山东,是黄河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作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节点,是沿黄流域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山东进出口值长期占据黄河流域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
山东区位优、条件好、实力雄厚、突破能力强,肩负着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可以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2020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就提出,要“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先行先试当好龙头,山东一直冲在前。
就常年被诟病的干流航运价值较低的问题,山东在构建陆海大通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山东港口为例,截至目前,其在省内外已建设内陆港50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0条。此外,山东与河南等加强省际交通互联互通,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黄河流域9省区外贸进出口值达3.40万亿元,同比增长3.9%。
就新质生产力、信用等痛点、堵点,山东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科创、自贸试验区、信用等30余个联盟;高标准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推动1541项高质量成果在黄河流域落地转化;设立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专项,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与沿黄省区相关单位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就能源合作方面,山东以绿色引领,加强与晋陕蒙等省区能源产业合作,顺利推进“陇电入鲁”工程,积极培育榆林、咸阳、甘肃千万吨基地。
一条黄河串起沿岸九省区,山东正和他的沿黄“朋友圈”,谋划继续协同并进。
黄河,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参与者。沿黄九省区携手,从行走黄河中看见昨天,把握今天,也能照进明天。
来源:大众新闻
编辑:临港融媒 王晶
“临沂临港宣传”视频号上新啦
临港区:创新赋能 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临沂临港宣传”视频号上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