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对外开放其势已成 其风正劲

政务   2024-11-13 18:10   四川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作为西部内陆重要省份,是我国的战略腹地和向西开放战略高地,肩负着“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重大使命。对外开放始终是四川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一场以开放为名的大会将四川对外开放脉络梳理得更加清晰。11月7日至8日,四川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四川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治蜀兴川的大事要事来抓,推动开放规模日益扩大、开放能级大幅提升、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可以说四川对外开放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越开放 越发展

释放开放活力

开放洪流滚滚向前,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一条开放路沿途群芳点缀。


从“努力走在西部开放前列”到“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到“形成门户功能”,再到“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四川开放底色愈发浓郁。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四川开放分量越来越重、定位越来越高。


以开放为名,立足新发展阶段和对外开放大势,四川对外开放发展大会通过总结近年来四川对外开放发展主要成效,安排部署下一步对外开放发展工作,致力于从“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开放格局中,不断释放开放活力


王晓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全方位推进四川开放发展,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四川更是行胜于言。近年来,四川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更好促进外事、外贸、外资、外经、外宣“五外联动”,统筹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大产业、大市场、大环境建设,优化开放生态。


尤其是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四川要“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有助于服务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四川作为向西开放门户枢纽,能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如何做到“西行”不怠,四川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四川省委外事工作会议等为其谋篇布局,提出明确要求。“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就是要发挥四川作为我国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和向西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作用,以建设“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体系为依托,加快打造集聚高端开放资源的内陆特殊经济功能区,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大局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


“构筑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就是要聚焦贸易投资、平台载体、市场拓展、制度创新等开放功能,着力建设内陆地区制度型开放新基地、跨境产业开放合作新基地、绿色低碳贸易新基地、双向投资合作新基地、消费品进出口新基地,不断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硬实力。


当开放动能汇聚于川,四川外贸外资齐齐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510.6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列全国第八;全省外商直接投资到资18.3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662家、总量达5600余家。

大通道 大融通

支撑开放格局

近日,一批自挪威而来的三文鱼运抵成都,整体运输时效控制在36小时以内。同属“极时保鲜”进口商品行列,智利车厘子、加拿大龙虾等国际“尖货”也能第一时间入境进川。凭借“第一时速”实现全国“第一鲜”,如此速率得益于四川“空中丝路”建设


四川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如何进一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四川对外开放发展大会提出,要建设立体高效的开放大通道,打造空铁公水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枢纽、国际信息枢纽,加快构建“四向八廊”综合交通走廊。


“空中丝路”从成都双国际航空枢纽启航,已开通国际航线130余条,常态化运行国际全货机航线超20条,畅联了五大洲主要城市。


“近年以来,不单是航线增多,更重要的是核心枢纽功能突显。”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统计,2023年成都双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居全国第三,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263.3万人次、居全国第四,实现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25.85万吨、居全国第五


四川不仅有空中通道。10月31日,始发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亚蓉欧大通道(成都—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鸣笛首发,经盐田与香港海运接驳,最终抵达丹麦奥胡斯、美国洛杉矶,至此成都国际班列辐射范围拓展至境外115个城市,国际“朋友圈”再度扩容。


长期以来,四川在以中欧班列为首的“钢铁驼队”运力保障下,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港口属性突出,形成了“7+5”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布局,稳定开行中欧、中老、中越、中缅国际铁路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截至目前,成都国际铁路班列累计开行量超3万列


与此同时,四川在跨境公路通道建设方面与水运通道建设方面也正呈四向延展状态,常态化开行中俄、中亚、东盟、中欧、港澳等国际公路运输线路,累计发运车次超过2000班;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通江达海,2023年全省通过水运实现进出口3975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41.5%


“立体高效的开放大通道为四川坚持‘西拓、南进、东接、北融’的方针,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平台 强载体

提升开放能级

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众多开放平台集聚,共同为四川开放重彩着墨。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离不开高能级开放平台的支撑。”

当前,四川共有开放口岸1个临时开放口岸3个,布局6个综合保税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获批8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10个国家级经开区,拥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7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开放载体数量居中西部领先地位。


在四川,开放平台集聚效益明显,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扩大。其中,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自提升战略实施以来,四川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协同开放、产业引领“三大攻坚”,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并全面实施159项改革试验任务,累计探索形成8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14项获全国复制推广。


综合保税区同样作为开放层次高、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利的高能级开放载体,“头雁”引领作用显著。数据显示,四川综保区2023年实现进出口4631.8亿元,贡献全省进出口近50%的份额,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绩效评估连续4年排名全国首位。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40周年,四川国家级经开区的建设历程也书写了一部“开放简史”。从改革“深水区”到开放“前沿地”,四川陆续获评10个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居西部地区第一,在参与国际供应链竞争中,区内集聚形成了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经高位推进,2023年十大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1497.9亿元、占全省的16%


当中欧班列(成渝)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开放的鸣笛响彻川蜀大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四川省唯一集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开区于一体的对外窗口,通过充分利用班列运输优势,正不断推动开放平台从‘要素集聚’向‘功能集成’阶段演变。”


此外四川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为四川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添砖加瓦;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持续优化提升,数量增至20个,形成产贸一体的外向型基地;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推服务贸易转型升级……随着开放活力不断释放,各大开放平台成为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动力源,各类开放平台贡献了全省90%以上的外贸和外资。


今日四川,在开放中前行,对外交往中心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巩固提升,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在川世界500强企业381家,外国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23家,成都内地领馆第三城地位巩固提升。同时,四川利用西博会、科博会、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等,推动四川会展国际化水平稳居中西部第一

聚产业 拓市场

集聚开放资源

2022年,四川外贸规模首次万亿元大关,是中西部唯一进入全国“万亿俱乐部”的省份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从“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跃迁,四川不断吸引人才、资金、产业、市场等开放资源集聚。


四川德阳,持续壮大的锂电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四大外向型产业集群”结出硕果,石油钻机、钛白粉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在四川眉山,积极培育锂电、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抢占国际市场份额风头正劲,有通威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电池片生产基地,金象建成全球最大氰胺材料生产基地,外贸“新三样”进出口规模三年扩大10倍。


立于开放潮头,产业开放度极大程度决定了国际市场竞争力。“面对全球产业的竞争压力,通威同国内光伏企业一道创造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全球的奇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舒琪表示。


恰如其言,当前,四川基于“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良好发展态势,正不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统筹开放与发展、开放与创新,四川围绕“一区五基地”核心,着力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便利化条件,推进开放经济量质齐升。


为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今年以来,四川持续开展“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推动新签投资贸易订单680亿元,发挥独特而重要的区位作用,深耕广袤国际市场。


尤其是四川高效衔接“一带一路”,通过深耕东盟、欧洲、北美、日韩四大核心市场,扩大西亚、南亚、澳新、蒙俄四大潜力市场,拓展中亚、南美、非洲三大新兴市场,持续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大局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


有望今年四川进出口重回万亿元规模,明年外贸企业力争突破万户,两年实现“双过万”。到2027年,通过强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全面提升全省开放创新指数;到2035年,融入全球的开放型制度体系初步成型,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全面形成,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趋于成熟,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优环境 稳优势

迈向更高水平

四川对外开放发展大会提出“要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据全国工商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四川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十。可见,四川的营商环境未来是要从高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四川投资吸引力稳步提升,开放发展从“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演进的过程中,四川营商生态始终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政策保障上,四川先后推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8条、壮大民营外贸企业10条,出台全省首个开放发展的党内法规文件《四川省开放发展工作激励办法(试行)》等,并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负面清单“瘦身”,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缩减至“27条”,政策支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再以“放管服”改革为例,四川近5年商务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缩减14项、压缩40%,办件提速60%,全省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在6个工作日内。去年,四川为3686户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188.97亿元、同比增长24.5%。


开放而优渥的营商环境必将吸引来更多国内外优质项目产业落地生根,也让更多优质企业落户于川蜀大地。


空客(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就是典型之一。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开放红利和成都优质的营商环境,空客(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规划“蓝图”变成了运营“实景图”,于1月24日投入运营,由一个建设项目转化成了产业发展新优势和新机遇。


“成都拥有非常完善的航空航天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在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决定了空客把该项目放在成都。”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样投资中国、选择四川的美国雅宝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四川开放发展大会上一语中的,之所以投资四川,除了对中国市场保持信心,还源于四川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优势、扎实稳健的经济基础以及开放优良的营商环境与区位优势的吸引力。“我们仍对在中国、在四川的发展充满信心,是对四川乃至中国开放发展最好回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把握开放发展大势、主动顺应开放趋势、积极发挥开放优势,正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积极的开放姿态融入新发展格局。

来源:国际商报

往期推荐

施小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朱拉夫列夫
四川:书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第七届进博会四川交易团“硕果累累”

四川商务
本公众号由四川省商务厅负责运营,你想知道的四川商务信息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