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闲时间
- Temps libre -
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
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
--尼采
20世纪末期,尼采成为有史以来被人们谈论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但遗憾的是,他却一直都是一个最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哲学家。
而且,流言蜚语在他的身后绵延不绝,其中涉及他的性生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精神健康,据说很多方面都与他哲学的核心内涵—“强力意志”—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他对宗教及道德的攻击,以及那个恶名昭彰的“超人”。
尼采到底说了些什么,一切都淹没在由谎言、误解和夸大其词交织的雾水之中。
然而,要弄清楚尼采到底说了些什么,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和别的哲学家不一样,他没有一个精心制订的计划,也就不可能一丝不苟地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这个计划。他不是一个有系统设计的哲学家:他猛烈抨击将哲学变成一个体系的努力,并称之为“缺乏正直与诚实”。
我们做不到将尼采千变万化的观察与思考融进一个统一的模子而又不损害他的迷人色彩和他所追求的精神本质。
尼采用格言警句的形式写作,只言片语,隐喻象征,虽细心组织,但又杂乱无章,故意云里雾里,迷惑读者。他想吓唬我们一下,想让我们惊得目瞪口呆,让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让我们有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让我们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他像一个游击战士,用大量的文字向已经确立的各种各样的立场观点开战--道德的,形而上学的,社会的,宗教的,他的攻击也没有避开他之前时代以及他同时代的开拓性的人物。
尼采的攻击方向变幻不定,刚刚还攻击这个方向,一转身就攻击相反的方向了。这样的战术看起来自相矛盾,但其实不然。
这些看起来没有章法的作战形式却代表着“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的小规模战斗”的多样化战术——他在《偶像的黄昏》中这样描述他的突然进攻。
文字来自:现实以上异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