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联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市情农情,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聚焦我市“百千工程”、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中关村等重点任务,精准对接农企资源,创新开展北京市“万企兴万村”行动京郊行工作,为高质量打造首都乡村振兴样板贡献积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北京市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主动谋划、汇聚合力,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北京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品牌工作为抓手,将政治学习、教育培训、实践履责有机结合,团结凝聚首都民营经济人心力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后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通过制定《北京市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京郊行工作方案》,建立工作体系,为“万企兴万村”京郊行汇聚磅礴力量。一是统筹各方资源形成系统合力。统筹市工商联企业家执常委、市光彩会会员理事、各区工商联、商协会等资源力量,采取“分组联系、精准对接、整体推进”的方式,以北京市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区级结对关系为依据,组成6个联系工作组,对接6个生态涵养区开展主体活动,并以专题调研的形式考察走访4个涉农郊区,实现涉农区工作全覆盖。目前,已先后赴延庆、密云、怀柔、门头沟、平谷、房山举办6次专场活动,赴通州、顺义、密云、大兴、昌平等专题调研对接乡村振兴工作6次,470余家次民营企业参与活动,推介对接项目59个,目前已有13个捐赠项目、12个产业和消费帮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正在推进落实。二是遵循市场规律畅通参与路径。支持民营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参与乡村振兴,尊重企业家参与意愿,探索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的多样化路径和实现形式,努力形成整体推进又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市工商联各处室协调分组内商协会和企业家与对应区工商联建立联系关系,不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及走访活动,加强村企对接和服务保障。同时利用好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打造区域更加良好营商环境,持续跟踪各类对接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落地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三是联动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利用市区“万企兴万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履职、靠前服务,与农业农村部门一起在村企合作、项目对接上深挖资源、搭台铺路,与金融单位一起为民营企业争取支持帮扶,与发改、规自、投促等部门有效协同、争取政策配套,形成京郊行工作的支持体系和工作合力,切实促成并落地一批好项目。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将京郊行工作与党建、科技小院、公益帮扶联动,挖掘具有首都特色的民企兴村之路。一是通州区潞城镇东刘庄村“科技小院”模式。东刘庄村立足于村情,提出了以“找准市场需求点,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村庄物业化为抓手,以科技小院为科研平台支撑,探索开展了四位一体的“党支部+村庄物业+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目前东刘庄村科技小院在企业和高校党委支持下陆续完成了“百卉艺园”(果玫瑰)、“百草蔬苑”(市民菜园)、“百宠乐园”等建设,并将继续拓展药食同源东刘庄大食堂、东刘庄磨面坊、农业科普研学等项目。二是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长城文化村”模式。北沟村从基础设施改善入手,制定并通过了《北沟村村规民约》,实施了无线网络入户、污水自来水改造、“长城国际文化村”一二期建设、打通环村路、文化广场升级改造等多项工程,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深入挖掘人文内核,打造“长城文化村”特色旅游IP,成立了怀柔区第一个村级物业公司,整合了村里的水管、电管、社保、保洁、防火、长城管护等工作。吸引怀柔本地企业2049集团入驻北沟村后,进一步带动了村庄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业态的发展,并解决了不少原住村民的就业问题,三卅精品民宿、瓦厂乡村酒店、瓦美术馆等建设项目累计投资已突破1亿元。三是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村“现代农场”模式。董各庄村转变发展思路,打破传统方式,探索“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农民耕种”的新模式,打造定位“高端精品”的“后沙峪农场”,对闲置大棚进行改造复耕和生态种植。农场经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开发微信小程序,与顺丰合作,线上下单,当日送达;另一方面,提供定制菜园、应季采摘、农耕体验等服务,实现一产与三产深度融合,找到了拉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此外,与内蒙古巴林左旗“沐司甘泉”合作,推出文创产品“印象后沙峪”联名矿泉水,并作为首都航空机上乘客饮用水飞上蓝天,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助力两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