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今天威记经过银川老城的进宁街和文化街口,忽然看到一家大众洗浴的门头,店门关闭,贴着出租转让的字样,忽然间有些感慨。因为算起来,看到了好多家曾经生意火爆的澡堂和洗浴中心关张了,这也让人感觉澡堂似乎离城市越来越远,成为了银川的一个记忆。
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银川城里人们都在家里安装了热水器,在家就能实现洗澡自由,除了那些消费需要,很少有人到外面洗澡了。
曾几何时,“澡堂”可以说是北方城市的一种标配。甚至有澡堂文化。以前,“澡堂”对于北方人来说不只是一个“洗澡”的地方,更是兼具了社交的功能。
在北方城市的冬日里,走进一家热气腾腾的澡堂,就如同踏入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小世界。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水汽与香皂的清新味道,人们或坐或躺,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放松。
澡堂不仅仅是沐浴的地方,它更是邻里间交流情感、分享生活的场所。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泡在温热的水中,聊着家长里短,回忆着往昔岁月;年轻人则偏爱那些带有按摩功能的浴池,试图在忙碌的生活间隙找到一丝慰藉。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在浅水区嬉戏打闹,水花四溅中洋溢着纯真的欢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澡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渐被环保节能的电器所取代,而一些创新的澡堂更是引入了SPA、桑拿等多元化设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尽管如此,对于北方人来说,那份属于澡堂独有的温馨与亲切感却从未改变。
威记刚来银川的时候,银川的澡堂已经跟以前有很大区别,不再是一个公共的洗澡池,大家赤诚相见的场面基本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的单间样式,人们可以在里面淋浴。高档的“澡堂”已经不叫“澡堂”,而是叫桑拿洗浴中心(或者会所)。
那时候非常不习惯,因为在老家习惯了天天洗澡,可是在银川的住处却没有可以洗澡的地方,更别说什么热水器了,想洗澡只能到回春巷子里的洗澡堂去洗澡,一次5元,挺麻烦的。因为每次都要拿上洗澡的必需品,还有衣服什么的。
洗澡时候是舒服,可是等洗完出来穿衣服回去又一身汗。直到后来换了住处,有了热水器,才结束了那种日子。
说起来,旧银川的“澡堂”也是经过一番兴衰的过程。
以前“澡堂”开
那时候离城最近的东边红花渠,西边唐徕渠,是人们洗澡的好去处。洗澡的时候,直接把渠里的沙子往身上抹搓,比现在的洗护用品都管用;而女人们基本都是到芦苇厚密的湖里洗澡,比如说宝湖、北塔湖、湖滨湖等。同样也是淤泥、芦苇叶相互抹搓。
银川城出现的第一家“澡堂”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中期,名字和骊山杨贵妃的那口汤池名字差不多,叫“清华池”。它也算是“先驱”了,因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进“澡堂”洗澡的习惯,大概两年吧,它就被转让了。
这一任老板也是经营不善,于是转租,新的承租者嫌名字过于文雅,于是,直白地把名字也改称“第一池”。并且改进管理,终于使得它能稳固立足银川。可是,老板见到盈利,于是又收回经营权,并且迎合当时的时局,改名“中华池”。
承租者于是另起炉灶,新建了一处“澡堂”,名字沿用“第一池”。这样,银川开始有了第二家“澡堂”。
到了公元1944年,“玉清池”出现了,它也是历经磨难,说来也是一部故事。
到了新时代到来,“第一池”和“玉清池”合并,称“永义池”。地址位于现在的老城步行街同福大厦位置。
人口的增加,使得洗澡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于是,银川通过集资,对“永义浴池”进行扩建和翻修,这时候的浴池,不仅提升了档次,更是基本满足了银川人的洗澡需求。名字再一次改名为“人民浴池”。
再后来随着宁夏成立自治区,大量的支宁人到来,使得洗澡问题又一次凸显。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浴池”业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银川可供人们洗澡的地方就多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现在银川城里的传统浴池,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