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观察者网 严雨清
前不久,靠冷幽默科普动植物“出圈”、和藏狐“撞脸”的博主“无穷小亮”(张辰亮,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在微博卖了个关子,透露自己和胡歌、刘涛、陈龙、刘诗诗等公众人物一起“干了件大事”。
原来,无穷小亮应胡歌之邀担任东方卫视环保纪实节目《一路前行》第二季总导演。不同于第一季的纪录片画风,“琅琊榜三人组+狐主任+熟人局”让第二季有了“轻松幽默+治愈”的惊喜效果。跳过“破冰”的尴尬,高饱和度的景色和巨萌的野生动物,让观众心向往之。
有趣才愿意了解,了解才会热爱,这也是无穷小亮对《一路前行》第二季的创作思路:“让大家了解万物美好在何处,不用喊口号,自然就想保护它们了。”
顶级“网红”动物之间的battle
前两期节目里,胡歌、刘涛、陈龙、无穷小亮和韩李李奔赴青海玉树嘉塘草原,一起探访藏狐、鼠兔、藏野驴、旱獭、大鵟等生物。监测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嘉宾们始终保持一定距离,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说到藏狐,这种长着方形瘫脸、表情喜感、写满淡然、逃跑时几步一回头的食肉动物,是青藏高原上绝对的“明星动物”。
而善于挖掘和建造巢穴的旱獭(俗称土拨鼠),肥墩墩的身子、好奇的眼睛和呆萌的形态也让其在表情包界当仁不让。
这两种“网红”动物之间,有着不小的“恩怨”。
藏狐作为食肉动物,会捕食旱獭,特别是旱獭幼崽。但更多情况下,藏狐想要占据旱獭的洞穴。除了产仔、栖息,藏狐也需要躲避其他天敌,但其挖掘洞穴的能力较弱,所以试图“鸠占鹊巢”,赶走旱獭。
据无穷小亮介绍,嘉塘草原上的鼠兔肥硕、数量多,藏狐捕食鼠兔可谓不费吹灰之力,走两步就叼起一只,“就跟捡东西似的”。所以,当地藏狐很少把时间花到抓鼠兔上,而是集中精力蹲在旱獭家门口,等着耗走旱獭。
藏狐这样的明星动物,在生态保护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片保护地,要是能出一种破圈的明星动物,绝对是这里所有物种的福气。大家因为喜欢它,就愿意保护它,愿意在这投钱,投精力,投人,这里的各种问题就比别的地方更容易被解决。”无穷小亮介绍道。
通过保护“伞护种”——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物种,其生存环境需求能够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从而在保护该物种的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来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工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一路前行》第二季前两集希望传递的行之有效的行动理念。
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胡歌还偶遇了一位老朋友——此前一起做环保公益项目的藏族大叔才培。才培如今在草原为一家垃圾回收站做分类工作,被问“做环保的根本动力”,他透露,多年前在河边捡到一个装满青蛙尸体的袋子,从而决心为保护高原生态付出行动。
除了自然,人文关怀也是第二季节目想传达的理念。近年来由于草场退化,许多以放牧为生的妇女失去经济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帮她们开发了替代生计项目——毛毡手工艺。可爱的阿姐们依靠挤牛奶的双手戳出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工艺品。不仅让牧民们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多元收入途径,也提升了她们的自信,一些交流活动让她们走出草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一路前行》第二季带观众走进自然,走进科学研究员、环保爱好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中,循序渐进地加深了大众对自然的认识、对当地原住民的认识,对环保工作者的认识,以及对受众参与度的认识。
探寻草场退化原因,为鼠兔“正名”
巡护过程中,胡歌发现草场退化正在嘉塘悄然发生,不少地方“满目疮痍”。一片封育的草场,让人们看到了嘉塘草原最初的样子——水草丰美,草有三四十厘米高。当地牧民告诉胡歌,曾经的嘉塘草原放眼望去都是这样,不仅够牛吃甚至能割草储存,如今却“千疮百孔”。
如今的嘉塘草原,鼠兔洞穴密集
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熙尔介绍,草场修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种草”。此前牧民们自发封育草场,让草原休养生息,近年来,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动两百多户牧民开始种草,从2020年到2024年,他们恢复了2150亩草地。
在探寻草场退化原因的过程中,敏捷可爱的兔形目啮齿动物鼠兔萌翻了嘉宾。作为青藏高原少有的小型哺乳动物,它们警惕地防范众多天敌,挖洞用来居住、繁衍和躲避猎杀,一年四季打洞忙个不停。
由于经常被误以为是一种“老鼠”,鼠兔常被视作高原草场退化的“罪魁祸首”,人们一度尝试用药物控制鼠兔的数量,结果连带着殃及以鼠兔为食的兽类、猛禽。但《一路前行》第二季中环保志愿者告诉大家,其实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鼠兔泛滥并不是草场退化的真正原因。鼠兔增多是因为草场出现退化趋势,草比较矮鼠兔才会在周围打洞。
所以,鼠兔是草场退化的“果”,并非“因”,但的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草场退化,总归要控制。与其用人治鼠,不如换个思路,用其天敌来治。
一对大鵟在繁殖季节可以抓500多只鼠兔。立起一个比电线杆高的招鹰架,既让大鵟等猛禽有栖息筑巢之地,又能减少猛禽在电线杆上停留触电而死的几率,还能保证鼠兔有足够的天敌,从而控制鼠兔数量。
为此,胡歌、陈龙、无穷小亮和自然插画师韩李李齐心协力在嘉塘草原立起了一个重75公斤、高6米的招鹰架,这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合适尺寸。无穷小亮预估,今年4月应该就有猛禽入住繁殖。
胡歌感慨,竖起一个招鹰架虽然有助于防止草场退化,但也等于给周围500只鼠兔立了个“碑”,“人干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无法照顾到所有”。无穷小亮则表示,该干涉的时候,仍要适当干涉。
哪怕是在做减少草场破坏、避免猛禽触电的环境防治工作,《一路前行》第二季的嘉宾们也在思考人为干预的正当性和两面性,更审慎地对待自然和守护生态平衡,是节目尊重自然的初心。
这让人想起了《一路前行》第一季,就“该不该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一问题,胡歌、刘涛、陈龙与导演组进行的那场坦诚交流,三人当时放弃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用“不打扰”表达他们想传递的环保态度。
在第二季第二期中,嘉塘草原道路两旁的防“路杀”(因人类交通工具而导致的动物死亡现象)警示牌引起了胡歌和陈龙的注意。他们根据行车经验提出建议,目前的路牌不够醒目,司机驾驶情况下来不及看清上面的字。
原来的防路杀提示牌
于是,胡歌、陈龙、无穷小亮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熙尔一起头脑风暴,自然插画师韩李李很快给出了惊艳“甲方”的设计草图。
三个月后,新路牌已经在嘉塘草原落成。
作为一档环保公益纪实节目,《一路前行》做到第二季,始终秉持“只有了解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会行动”的理念,没有用沉重基调叙述生态问题,而是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更接地气的科普给环保节目带来了全新画风,也解锁了更多行之有效的环保做法。
不少观众感叹,原来环保节目也可以这么治愈和轻松。在轻松的对话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心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归根结底,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