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要拥抱AI 才能掌控AI

政务   2024-10-07 18:18   北京  

AI是当今世界对各行各业带来冲击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碰撞会有两个结果,可能擦出火花,也可能一地残渣。但正是这种碰撞,让AI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结合充满了想象,并且让我们有一种冲动,去把这种碰撞引向火花的方向。

政府采购活动为什么需要AI

作为一种公权力主导的经济活动,政府采购活动的首要原则是公平公正。AI工具不会受到感情、品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客观甚至“冷血”地看待采购活动的每个关键环节。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政府采购的违规违法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AI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规避人在活动执行中的私利行为。

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兼具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效率,而效率正是AI工具最原始、最根本的核心优势,特别是在一些易识别、重复性劳动、评审标准简单的场景下,AI可以大大缩减时间。

哪些场景可以使用AI

我们从两个层面来看政府采购市场和活动,一边是供给侧,一边是需求侧,两侧的主体都可以使用AI工具来提升参与采购活动的质量。

供给侧的供应商很大的一个痛点是制作标书。从拿到招标文件开始,供应商项目团队就进入了备受煎熬的状态,梳理废标项、整理产品、服务体系、供货方案等等都需要人工进行处理。目前,这些信息在供应商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化数据积累,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自己编写AI工具做详尽的分析和整理,逐步形成标准化的资源池。

当供应商拥有较大规模的历史投标文件和招标文件数据库时,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特点、经验、竞争情况去编写个性化的小模型,甚至再加入竞品的产品、规格、价格等信息,去设计有针对性的投标文件框架和模板。

从需求侧来看,我们则按照整个采购活动的流程,逐步分析哪些环节可以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和决策。政府采购活动的触发是由采购需求开始的,首先在采购需求标准制定上,采购人、集采机构可以通过大量公开数据的收集,利用AI工具去锁定同级单位、同行业单位、同时间周期内、同预算标准内的历史需求,快速分析出最通用、最普适的产品需求,再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去形成自己的需求标准。这样的标准来源于市场一线,有大量的数据、案例作为支撑,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采购需求标准明晰后,进入采购环节,采购文件(或招标文件)的生成也是集采机构工作人员比较头痛的工作。参照以上供应商端的做法,集采机构也可以有不同品类、不同采购方式的采购文件资源池。

进入到评审环节后,如果是最低评标价法,AI可以替代评审委员会直接进行评审。全部实质性要求是否满足、哪个供应商报价最低,实现上述技术功能的模型是非常容易进行搭建的。但当前阶段仍要保持评审委员会的存在,对结果进行复核。如果是综合评分法,AI可以在资格审查、不同供应商标书查重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有限的评审时间内,评审委员会需要面对众多供应商所提供的几百上千页的投标文件,发现其中相近或相同内容并不容易,而这恰恰是AI的强项。

在履约环节,将履约承诺与验收凭证打通,AI可以精准高效地评判中标供应商的履约质量,为违约处罚快速提供依据。

AI虽好 使用不易

AI是一个边投入边收效,甚至先投入后收效的工具。在投入收益比上,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闭环经验,导致采购人、集采机构、监管机构缺乏投入动力。在数据要素激活、数字资产盘活、数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尝试与同级大数据局、政数局兄弟部门的联动,将历史数据做成数据产品进行市场化运营,一方面推动AI技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普及,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收益反哺前期AI投入,从而形成闭环。

政府采购活动中AI应用的另一个难点是人才支撑。AI在辅助和协助业务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撑,既要对政府采购流程、法律法规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又要对AI原理有一定认知,这样才能把AI需求梳理明确,在参数的设定上更加科学,在模型的构建上更加准确。

作者单位:软通动力(同方计算机)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编辑|张舒慧

往期推荐


异常低价成交当谨慎——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
谨慎质疑投诉 避免“鸡飞蛋打”
这地政采合同公开纳入绩效考核
内蒙古开展代理机构信用能力综合评价工作→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如何独立评审?

中国政府采购报
《中国政府采购报》是财政部委托中国财经报社主管、主办的我国政府采购领域唯一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是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财政部独家授权发布政府采购指导性案例媒体。集新闻、信息、服务、指导于一体,融热点、焦点、难点、观点于一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