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没招了,沙利文罕见承认!中国态度明确!

财富   2024-09-03 06:52   山东  
8月29日,沙利文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27日抵达中国时,他并未享受到鲜花与红毯的礼遇,仅由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迎接。但这次访问,他不仅与王毅进行了对等会谈,还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在离京前获得了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礼节性会见。

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在总结此访时,用“坦诚、实质性、建设性”三个词汇进行了高度概括。《纽约时报》的报道也采用了相同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坦诚,意味着双方开诚布公,直击要害;实质性,则预示着此次访问必有实质成果,否则“实质性”一词便成了无稽之谈;而建设性,则表明双方在虽有分歧但仍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为后续沟通留下空间。

那么,此次沙利文访华有哪些实质性成果呢?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中美在四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一,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及各层级沟通的畅通无阻。

其二,双方将深化在禁毒、执法及非法移民遣返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其三,双方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上加强合作,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

其四,双方将安排两军战区级领导视频通话及第二轮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等机制性活动,推动两国在军事与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沙利文的表态令人意外。他在强调坚持“一中原则”的同时,罕见地使用了“三个不”: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

从表面上看,双方在会晤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合作意愿,沙利文也代表美国政府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出现实质性的回暖或突破。

此前,在《再见,沙利文!再见,美国!》这篇文章中,我曾与大家强调过沙利文此行的核心意图:不希望中国介入中东和乌克兰问题,不希望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采取强硬行动,以及在经济上寻求中国协助以缓解国内困境。

所以说,此次沙利文在访问过程中表现出的诚意,只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并非真心实意地寻求两国关系的实质性破冰。若美国真心实意地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早就应该废除无理的制裁措施,撤销不合理的关税,更不会在沙利文访华前夕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并对中国的80家企业实施新一轮制裁,甚至施压加拿大提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

在29日晚的记者会上,沙利文的表态已经很明确了,拜登政府一直寻求跟我们接触沟通,只是为了避免冲突发生。他表示,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不一定会导致冲突和对抗,关键是要通过政策进行负责任地管理。

更为关键的是,在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且拜登已明确表示不再参选的情况下,拜登政府突然派遣沙利文访华,启动新一轮中美战略沟通磋商,其意义着实有限。尤其是对中国而言,与一个即将下台的政府进行战略磋商,其价值大打折扣。即便哈里斯是拜登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但其能否顺利接班仍存疑虑;即便接班成功,能否延续拜登的对华战略又是另一回事。

明知意义不大,那为何我们还要对沙利文提供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呢?这背后,实则反映了中方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所秉持的务实态度。

去年,布林肯小心翼翼地敲开了中美高层交流的大门,中方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展现了愿意与美国政府进行对话的姿态。今年,布林肯再次访华,沙利文也紧随其后到访,这一系列动作更像是中方在向世界宣告:我们愿意沟通,但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美国更需要我们。

尽管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中美之间的交流不断,但中美关系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显著改善,也未进一步滑向深渊。双方似乎都在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目前的局势下,这种看似停滞不前的状态恰恰符合双方的短期利益。对于中国来说,稳定的中美关系意味着可以心无旁骛地推动国内改革与发展;而对于面临选举压力的民主党政府来说,在关键的竞选期间,一个相对平静的外部环境,有助于避免突发事件对其选情造成不利影响。

说白了,中美两国目前对待彼此关系的态度,都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自特朗普时代起,中美关系便进入了螺旋式下降的轨道,即使拜登政府上台后,这一趋势也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两国间的战略竞争早已根深蒂固,除非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未来某一时点超越美国,否则这种对抗的局面将持续下去。因此,当前所谓的“友好”氛围,实际上只是双方为了防止直接军事冲突而做的表面文章而已。

不过,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在此次沙利文访华的过程中,中国向美国送出了四份“沉甸甸的礼物”,即所谓的“中美关系的四条红线”。这四条红线涵盖了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以及发展权利等核心议题。中国明确指出,这些红线直接关系到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一旦美国触及这些底线,中美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护栏”也将失去意义。

可以预见,在中国明确划定这些红线后,如果未来美国继续采取挑战性的行为,中国将有权对中美关系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届时,美国所要面对的,恐怕就只有自食其果、悔之晚矣的局面了。

------------------------------
觉得不错请分享

李荣茂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政经类自媒体创作者。如果收不到文章,搜索公号“荣茂观察”查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