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文物为唐代十二辰造像俑中的精品。俑头为鼠首,长耳圆目,身着开襟宽袖衣,衣裙宽松肥大,双手拱于胸前。神态安然,仙气飘飘。"鼠咬天开·顺时应变"。通常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相同,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按中国人传统阴阳观念可谓阴阳同体,因此位列十二辰中第一位,排在阴阳交割的子时。
尺寸:高36cm红陶
俑头为鼠首,长耳圆,嘴向外突出。身着开襟宽袖衣,胸围拖地长裙。衣裙宽松肥大,下垂有衣褶,双手拱于胸前。衣袖宽大而有衣褶,垂及膝下。头微偏向一侧,神态安然,仙气飘飘。此件文物为唐代完整十二辰造像俑中的精品。通体遍饰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栩栩如生的造型体现出工匠对水牛特征把握的精准性,也是当时殷墟气候的直接反映。亚长牛尊,2001年出土于安阳市殷墟,是殷墟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牛体态健壮,牛头前伸,口部微张,体貌特征生动逼真,通长40cm,带盖高22.5cm。虎首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前大型水力钟的构件。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十二兽首及其他珍贵文物自此流失海外。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在香港抢救保护了圆明园猴首、牛首和虎首铜像.2003年,著名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先生将猪首铜像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这样,十二生肖中的四件铜像在流失海外140余年后,终于结束了他们漂泊的旅程,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故乡北京,永久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内。虎首采用的铜料,是宫廷炼制的合金铜,含有多种贵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料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不锈蚀。虎首是由专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所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致,如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均为手工锻打而成,清晰且逼真。最让专家称道的是,虎首虽然造型写实,但其设计师郎世宁却为欧洲人,虎首造型与其说像中国的老虎,不如说更像西方的狮子,但其额头上的"王"字则证明了它的身份,更体现出圆明园乃中西方文化交融集大成的艺术瑰宝。兔尊,兔作匍匐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兔尊高22.2厘米,长31.8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号墓出土。虎方眼大耳,张口作吼状,造型生动逼真;龙首较为抽象,双目圆睁,单角竖立。龙、虎各向外伸展出身体,相互缠绕,矫健有力。圈外壁分布四个铺首衔环,鼓圈及龙身均饰密密麻麻的羽翅纹。虎眼处为圆形框,原来可能有宝石镶嵌。鼓座体量巨大,铸造精良,虎踞龙盘,气势非凡。
本作品基于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龙虎纹四环铜鼓座"的外形创作而成。龙虎纹四环铜鼓座,建鼓鼓座,呈直壁圆圈状,直径80厘米,残高29厘米,重47千克,龙、虎各向外伸展出身体,相互缠绕,矫健有力。圈上以高浮雕的手法装饰龙虎纹,圈座四方间隔分布两个对称的虎首及龙首。圈外壁分布四个铺首衔环,鼓圈及龙身均饰密密麻麻的羽翅纹。鼓座体量巨大,铸造精良,虎踞龙盘,气势非凡。龙虎纹,寄予祥瑞安定之意。古人将龙虎组合在一起,铸造在器物上,希冀得到龙、虎的神性和威严,以震慑他人,显示器物的霸气和主人的雄心。龙与虎,一虚一实,龙行于天,虎行于地,二者结合,反映古人崇拜敬畏的心态和希冀未来的美好愿景。人首蛇身玉饰(阴线刻),呈扁平椭圆环状,玉饰为青黄色,人首与蜷曲蛇身构成环状。人首五官清晰,覆舟式头发,在头形边廓内勾勒一道复线,以突出五官,脑后长发后卷,大眼圆睁,翘嘴;蛇身雕刻龙纹。此件玉饰两面均为阴线刻,悬胆鼻,正面为"臣"字目,背面眼睛呈圆圈形,似为女性形象。此件人首蛇身玉饰器形虽小,但造型独特,形态生动,雕琢细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体现了古人的创作和制玉水平。青玉人首蛇身饰出土于春秋早期黄君孟墓中,为研究两周时代的服饰和玉雕工艺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此件人首蛇身玉饰出土于春秋早期黄君孟墓中,它器形虽小,但构思巧妙,造型独特,雕琢细致入微,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体现了古人卓越的审美和创作力,为研究当时的玉雕工艺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奔马(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1969年10月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奔马所采用的是一个动态的造型,头部微微左扬,顶戴花缨,尾打飘结,躯体的肌肉线条清晰,矫健精美,三足腾空之时,一足踏于一只飞鸟之上,而飞鸟所做的是惊愕回首状,这就凸显了奔马的速度,它能够将天上的飞鸟踩于蹄下。1996年被评定为国宝级珍贵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第一批不允许出国外展的珍贵文物。铜马矫健,飞鸟灵动,在写意和写实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是中华民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结合。两千年后的今天,仿佛仍能看到漫漫丝路上连绵不绝的马蹄印,想到不被时光磨灭的对理想和远方的执着追求。卧式羊形铜灯为铜质,羊呈臣姿,头微仰,双目圆睁,双角弯曲贴至颊部,有须自颌下连至颈部,四肢肌肉发达,臀部肥硕。羊身内空,背部平割成碗形,与羊脑后转轴相连,晚上掀起置于羊头为灯,白天翻下成案头摆设。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羊”与“祥”通用,因此以羊形作灯象征着吉祥。卧式羊形铜灯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此外,在汉代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卧羊跪乳的造型也被赋予了孝敬、感恩的含义。这种造型的灯具在汉代广为流行,不仅见于不同质地的随葬明器,还出现在帝王陵墓前的石羊雕刻中。"花形悬猿铜钩"是西汉时期的一件文物,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尺寸:通高13.3厘米,形状如倒挂盛开的花朵,整件文物构思精巧,造型生动,极富装饰色彩与写实性,表现汉代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高度发展水平与艺术成就。在汉代文物中,以猿猴形象为主体的器物多有体现,这反映了汉代人们对猿猴的某种特殊看法和信仰。汉代人认为猿具有神秘特质,能延寿百年,是灵寿的象征。因此,猿猴形象在汉代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表现。碧玉天鸡尊为乾隆年间的酒器,高11.8厘米,宽8.7厘米。天鸡作立身翘首状,双翅扬起贴于尊身,背负蕉叶纹花觚,长尾下垂内卷。通体以碧玉相制,绿色中夹有俏丽的墨点,并琢刻兽面纹、鸡纹、龙纹。整器琢、刻、碾、光,各工序精湛。《艺文类聚》引《玄中记》说:"蓬莱之东,岱岳之间,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岭常有天鸡,为巢栖于树上,每夜半则天鸡鸣,而日中阳鸟则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鸡有五德,《韩诗外传》记载:"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因此"鸡"被赋予了"德禽"的美誉聚"文、武、勇、仁、信"五德于一身。清代乾隆时期,天鸡的具体形象的塑造开始成熟。"求吉"亦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鸡"音同"吉",它也被人们通过谐音的文化方式赋予了"吉祥"的含义,成为十二生肖中"大吉大利"的代表。东汉陶狗为泥质红陶。头身分塑,套合成形。昂头蹲坐,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颚长,面象凶恶。颈部、肚子上有套绳。颈与前腹紧束套戴。历史上的汉代少战乱,人民生活稳定富裕。不难想象,墓主人除了生前丰衣足食、有余粮喂狗之外,还为人云淡风轻、有雅兴养狗,其生活情趣和审美品位从陶狗身上的装饰得以窥探。
这件东汉陶狗的外形与中国土生土长的犬种有些不同,因此专家推测它可能是当时由西域少数民族带到四川来的。陶狗伫立千年,可以窥见当时人民生活状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痕迹,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往悠久历史的有力见证。
豕形铜尊
铜尊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盖上有凤鸟,既是装饰,又是捉手。口两侧有獠牙,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因此弥足珍贵。
商豕形铜尊,1981年年初猪尊出土。全长72厘米,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实测容积13升。豕尊造型逼真。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为鳞甲纹。四肢和臀部为倒悬的夔纹,并以云雷纹衬地。夔首反顾,夔尾盘曲。猪两眼圆睁,平视,两耳招风,长嘴上翘,微张,犬齿尖长,背上鬃毛竖起,四肢刚健,臀、腹部滚圆。盖孔椭圆形,盖面饰鳞甲纹。鸟形盖纽出土时头、尾被碰碎。尊身的大部,黑绿发亮。
这只青铜猪尊曾多次被故宫博物馆借展,还多次出国展览,震惊世界。
鲸探平台推出的十二生肖数字藏品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这些数字藏品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同时,鲸探平台也在不断探索数字藏品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方式,为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打开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