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头乡: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点亮乡村振兴璀璨星光

政务   2024-11-25 16:11   河南  

     近日,清河头乡吴堤口村文化广场上,连续一周的豫剧展演正在火热进行,来自洛阳市曲剧团的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演技,为群众送上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近年来,清河头乡紧紧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更加繁荣兴盛,更好地满足广大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建强公共文化阵地。实施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体广场,整合资源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实施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青年之家、文化+妇女之家等“文化+”模式,织密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15分钟文化圈,实现全乡文化设施全覆盖。

     进一步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法律大讲堂、科普公益讲座等,持续提升群众自身的法律意识、文化素质,推动党的政策方针深入人心。开展文化人才建设,以“党支部+乡贤”为主,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21支。不断激发群众的文化活动热情,积极培育舞狮队、豫剧表演队、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100余支,通过积极组织歌舞大赛、文化展演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激发乡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凝神铸魂。

     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导向,推动主流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落地生根。吸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通过选树道德典型、建立道德积分超市、涵养家风家训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力维护乡村公序良俗,倡导文明有爱、向善向上、淳厚质朴的道德风尚。

     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将礼金、车辆、宴席的具体标准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倡导白事“一碗菜”,村内祠堂统一办“白事”,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同时,强化典型示范作用,推广“低彩礼”、“零彩礼”典型,发挥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让喜事新办、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三、保护弘扬乡土文化,激活文化产业新引擎。

     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深入挖掘各村乡土文化资源,根据各村历史文化禀赋,建设桃李巷、杏林街、水源巷等,一街一景,讲述好村庄故事,展现村庄文化之魂,打造出“魅力桃花园”金桃园村、“杂技第一村”娄昌湖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根据金堤河优越的自然风光,将建筑风格、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打造管五星生态葡萄采摘园、吴堤口无公害苹果釆摘园、桃园有机蔬菜种植园等滨河农文旅融合示范体,将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文旅产业链。

     打造“非遗”文化展示之窗。清河头乡拥有娄昌湖杂技、清河头舞狮、状元红酒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通过积极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擦亮“杂技之乡”名片,投资3.5亿元打造娄昌湖杂技产业园,建设2所杂技学校,扶持壮大杂技团12个。目前,娄昌湖杂技团的足迹已经遍布海内外,清河头乡“杂技之乡”的名片越发光彩夺目。

     下一步,清河头乡将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培养本土文化队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不断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舞台和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供给,增强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公众号:文明龙乡

抖音号:文明龙乡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抖音扫码关注抖音号

                                                      编 辑:孙永沛

图 文:肖培龙

终 审:张   伟


文明龙乡
组织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