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发展史。
属于它的时代虽已过去,
刀,
却仍将作为艺术品和不可替代的工具,
永远陪伴我们。
1994年,王家卫拍了《东邪西毒》。
据说这是墨镜王唯一一部没有男女主演获奖的电影,也是被大众误会非常深的一部电影。
电影里的人物来自金庸,故事却是活脱脱的古龙风。
在武侠的气氛下,没多少太精彩的打斗,也没什么出色的对决。
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段看不清的爱情。
很多人看了没看懂,情节桥段更是零碎的云里雾里搞不清。
票撕了,就全忘了。
但我却记住了里面的一个人物,洪七。
为了一个鸡蛋失去了一根手指,从立志成为一个天下最快的刀客变成一个拿不住刀的废人。
在经历了七级伤残的阵痛后,不再逃避面对从乡下追来的妻子。
洒脱的对欧阳锋说,如果你日后听说江湖上出现个九指英雄,那一定是我。
而老婆,谁说过不准带老婆闯荡江湖?
这种挫折之后知难而上的勇气,随遇而安的豁达,给这个原本呆板的人物赋予了一种浪漫的诗意。
他离开的那天风是向南吹的,他故意逆风而行,留下一个遥远的背影。
洪七的话给我印象很深。
以至于当看到有人带老婆一起做刀匠锻刀,双双考取MS,我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威震一方的丐帮帮主。
真有两口子一起做刀?
有。
这对伉俪就是凯文和希瑟,住在南非贝尔法斯塔。
俩人都是刀友,当别的家庭都撸猫撸狗钓鱼爬山的时候,他们只玩刀,越玩越开心,对冷兵器的研究和热爱如同滔滔的江水汹涌澎湃。
对于这个爱好,老公凯文是从小着迷。
12岁的时候就对刀产生了了巨大的兴趣。要搁着一般家庭,估计就扼杀了,玩啥不好玩这么个危险东西,喏,和尿泥去。
但巧的是凯文有个也爱玩刀的好爷爷。
不但陪孙子一起玩,讲了很多冷兵器的知识,还手把手的教了他一些简单的制刀方法。
凯文这小兔崽子很开心,感觉这世上再没有啥好玩的事能超越做刀,然而他八成没想到,从此之后这兴趣竟然伴随一生。
成人之后,顺着自己对机械设备的喜爱,凯文在一家炸药厂里当机械设备的操作工学徒,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但只要能跟机械打 交道,就还是很快活啊。
1991年,南非这地方因为日趋尖锐的种族矛盾四处乱哄哄。
鉴于大家已经无法忍受这种社会局势,当局组织27个政党开了个会,目的是取消种族隔离制度,不得不说是很有效果的一次会议。第二年,南非所有白人搞了个全白公投,以69%的赞成票终于废除了种族隔离,这种不平等的煞笔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
就像荷尔德林说过的,总使一个guo家变为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为天堂的努力。
这一年,我们的大神巴蒂还在闭门造车。而苦修多年的凯文已经按奈不住寂寞,渴望和更多的武林同道切磋,毅然加入了南非刀匠工会。
又熬了几年,当日历翻开1996。
凯文终于觉得自己水平差不多了,对着工厂BOSS大吼一声老子不干了。然后在淘金城开了个自己的小店,正式做起来了全职刀匠。
和预想的不一样,卖刀的生意很萧条,琳琅满目的陈列常常是无人问津。
每天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太阳升起落下,落下升起,凯文无比失落。
莫非,人生就这么灰暗下去?
有句话讲,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在一个夕阳似火的傍晚,他的光来了。
店门推开,出现个人。
金发女子走进来左顾右盼,轻抚这把刀的刃线,又掂了掂那把刀的重心,回过头来,露出了一个让凯文终生难忘的微笑。
“这刀,做的真好。”
凯文顿时就傻了,好像被十万伏高压电击中天灵盖浑身发麻。
“我要骑了她。啊不是,是我要娶了她。”
凯文紧紧攥着自己的拳头,两眼直勾勾的看着这个面前的女人,暗暗发誓。
很明显,这女的不是啥普通人,从选刀的手法和老练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来也是道上的。
她,就是希瑟。后来成了凯文的老婆。
和凯文不一样,她没有爱玩刀的爷爷,小时候唯一的兴趣就是和各种小动物玩,英短啊,布偶啊,比利时黄鼠狼啊..
玩着玩着就把这些动物当成了家人,而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些家人生病。
于是希瑟很想成为一名兽医,治愈受伤的动物成了了她的理想。
可这理想的泡泡还没吹起来就破灭了。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希瑟被查出对动物毛发过敏,还挺严重,猫啊狗啊都不能在一块玩了。
唯一不受影响的只有马。
好吧,不能撸猫撸狗,能撸马也行啊,不就是大点嘛,姐吃得消。
于是希瑟开始撸马,越撸越开心,慢慢体验出这种宠物的好,吃草能跑还环保,拍拍屁股就能走,还要啥自行车。
光骑还不够,小马奴的认同感作祟,希瑟开始研究自己给马儿钉马掌,只钉不行,还想自己做。
这马掌可是有学问,哪是一般女的能玩得了的。
但希瑟很执着,忘不了小时候的理想,要为自己的宠物服务奋斗一生,当不了兽医,干个蹄铁匠也不错嘛。
她妈这个气啊但管不了,青春懵懂的少女本就是一批脱缰的野马,又怎是她妈的立点规矩就能束缚的住的。
15岁,谁家的小姑娘还不怀春,听晨钟暮鼓伤春悲秋,而希瑟却拎起了榔头在假期和周末干起了兼职的铁匠学徒。
等到学业完结,希瑟已经把身边所有朋友的马掌都换了个遍。
这还不够,1983年,她漂洋过海跑到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蹄铁学校学习,取得了美国蹄铁匠协会的认证,成为南非第一个女蹄铁匠。
学成归来开心啊,她妈问她,孩子你打算以后干嘛啊。
小姑娘微微一笑,打铁!她妈一个趔趄不省人事。
希瑟决心成为职业铁匠,于是四处转悠,最终决定在熙熙攘攘的淘金城开店。
那一年,她19岁,最好的年纪。
但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愿以偿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办法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铁匠铺没干几年,希瑟就开始对马也产生了过敏,很难过不是?但又能怎样呢,只能放弃自己这个花了无数心血的工作。
再见,马儿们,再见,马蹄铁。
都说人一落寞了,要么呆家里死宅,要么满世界闲逛。
希瑟明显属于后者,逛吃逛吃,逛着逛着就看见一家铁匠铺,不由两眼发亮,推门而入。
虽然不是马蹄铁,但摸着墙上挂着的这些手工刀,嗅着那种熟悉的锻打气息。
希瑟看到了一道光。
仿佛又回到了19岁那个最好的年纪。
“你好,我叫希瑟。”
“你,你好,我,我是凯文。”
再后来,这俩人就好上了,成了结发夫妻,发誓要白头到老。
希瑟也从马蹄跌转行开始同凯文一起做刀。
1998年,动荡一生的南非国父曼德拉,在80岁高龄娶了第三位夫人格蕾莎。
得说这位老人是幸运的,这辈子起起伏伏,闹革命,蹲大狱,遭遇过无数次背叛,无数次出卖,无数次都是在死亡边缘走钢丝,还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同时这岁数身体还这么好,腰子也很健康,我很佩服。
同样幸运的不止曼德拉,还有凯文和希瑟夫妇,由于养成了看完公众号留言点赞的好习惯,他们在这一年获得了《Blade》杂志的奖金。
好开心啊,这相当于刮刮彩刮出三只老风,三只怪兽,三只兔子。
这么好的运气,自然不能就这么浪费了,趁着年轻,做点疯狂的事吧。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两口子一拍大腿决定去美国深造再学习锻打刀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都说那里遍地都是武林高手,可以好好讨教了。
行动派说走就走。万里迢迢算个啥。
再远的距离也阻隔不了放飞的梦想。
通过在ABS大师那里的学习,这对伉俪的水平突飞猛进,在圈里的名气如7月份的大地惊雷,越来越响。
小庙的香火已然供奉不下。
于是后来他们干脆另起炉灶,连同大神伯蒂和尼尔森一起创办了一个新门派,南非刀匠协会。
除了给会员提供各种信息,还开办课程传授大家如何做刀和制作大马,积极的提携后辈帮助新人,堪称江湖中的前辈楷模。
2003年,南非印度巴西仨屌丝,搞了个小组织IBSA,本意为发掘贸易和投资机遇,大家伙放弃小范围的无用互喷,报团取暖多多赚钱 。
虽然后来随着金砖五国的蓬勃发展,这一组织逐渐变成食之无味的鸡肋,但在当时非洲屌丝群里可算得上是大事。
不过那是guo事,和老百姓没啥干系。对于南非刀圈来讲,当年却有另一件大事发生。
那就是在大洋彼岸,远离家乡的凯文希瑟夫妇,在经历了重重严苛的考验之后,在那一年的亚特兰大刀展上终于通过了MS考试。
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对MS级刀匠夫妇。就此名震武林。
出名的刀匠不少,但夫妻双双行走江湖的这可还真是第一对,还都是拔尖的顶级刀匠。在制刀这个圈子里堪称传奇。
虽然都是做刀高手,但这两口子的作品风格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凯文的做的刀艺术气息浓厚,善用大马和各种镶嵌。
而希瑟则更喜欢传统的非洲武器和原始荒蛮味十足的做派。
他们俩经常一起合作,比如希瑟锻制大马和刀身形状,然后凯文进行开刃研磨装柄完成最后细节部分。
夫唱妇随,羡煞旁人啊。
然而好景不长。
或许世间的美满幸福总招人妒忌,暗影中的恶魔见不得好人一生平安。
天有不测风云,希瑟后来患病影响了心肺功能,再也难以承受重体力工作。
到了2015年,因为拇指和手腕受伤,更是永久的告别制刀,只能在安心教教学生了。
对于一个职业刀匠,不做刀的日子应该会很失落吧,尤其是这种意外带来的打击,该是多么的折磨人。
想不开的话,说不定就此消沉了。
但希瑟却没有就此颓废。
经历了出走半生的磨练,她已经变的洒脱豁达了许多。
家里光大洋马就养了七匹,枕头底下还压着个热气球飞行执照。
无论是哪一样,都给这个女子的生活继续增添着光彩。
想起民国时有个叫林语堂的年轻人,写过篇我的心愿,里面最打动人的是这句话: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人间毒药
不看这些晚上我真睡不着
放毒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没有。
更猛的料见【美图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