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艺术,源于生活,扎根于基层,深受群众喜爱。在我市曲艺界,有这样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廖志洲,他创作出一部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为宣城曲艺注入了新鲜血液。
1995年,廖志洲出生于广德市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痴迷曲艺的他很早就展露出表演天赋,经常参加学校以及当地举办的各种文艺表演。
2013年,廖志洲考入辽宁科技大学曲艺表演专业,系统学习了相声、评书、快板、喜剧小品、艺术创作等专业知识,为今后的曲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廖志洲深谙此理,积极参加学校小剧场演出。一次又一次的锻炼,积累下丰富的舞台经验。2017年学校毕业专场上,他上台表演了3个节目,收到观众送的84对花篮,这个记录在学校迄今为止还无人打破。
△廖志洲
毕业后,廖志洲来到黄山办起了曲艺剧场。创业之初,他每天登台说单口相声、说评书、唱快板。然而半年过去了,剧场生意惨淡,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随后廖志洲入职合肥一家曲艺剧团,开始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但他内心深处仍埋藏着对艺术创作、对登台表演的渴望。
2019年,他通过优秀艺术人才引进的方式回到了老家广德市,进入了广德文旅局工作,一边潜心创作一边等待合适的舞台。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困境中的坚守。2020年7月,广德市利用文化中心小剧场打造出品牌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群文书场,这也是宣城市唯一一个曲艺表演场所。廖志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每周五晚7点,群文书场准时开场。台上,身着长袍马褂的廖志洲和搭档一捧一逗、包袱不断;台下,观众被逗得频频捧腹……
“我的表演能让别人乐一乐,暂时忘了烦恼,我觉得这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有份量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曲艺,明白曲艺的力量。
△群文书场,廖志洲正在演出。
广德市文化馆馆长彭晓磊曾表示,群文书场建立的初衷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艺术化宣讲,利用文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
作为“皖南风”文艺轻骑兵和广德市艺术化宣讲志愿者中的一员,除了在小剧场正常演出,廖志洲还带领群文书场,走进广德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社区开展理论宣讲。
△ 廖志洲(左)与搭档演出
曲艺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何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其作用,让理论宣讲“有理”“有趣”又“有料”?廖志洲认为,以小见大,创作精品,为时代鼓与呼,而精品来自于生活。
在基层演出时,廖志洲时常跟群众聊天,获取创作灵感,然后把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再到舞台上演出。“观众就会觉得这个相声说的好像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才能吸引那么多观众。”
“段子要常出新,才会保持新鲜感。”
“演员要说得精彩,观众才爱听。”
平日里,廖志洲就爱琢磨这些,他讲相声,自己也编写相声作品,乐在其中。
他今年才29岁,已创作出41部作品。相声《扶贫书记》,获得全国首届“庄子杯”曲艺展演优秀作品奖、安徽省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曲艺作品奖;相声《彩礼》,获得第十届安徽省曲艺节优秀曲艺作品奖;2023年,廖志洲携带相声《美与丑》参加第五届通州杯全国优秀曲艺作品研讨会……
△相声《彩礼》
廖志洲连续4年参加宣城春晚,7次参加省里演出,在宣城市境内演出超百场,他的相声成了宣城市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在艺术上逐渐成功的廖志洲,所获得的荣誉也丰厚起来——
其本人也获得了安徽省文联系统最美文艺志愿者、“宣城文化名家”青年英才、宣城市文联最美志愿者、宣城市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化宣讲优秀志愿者、广德市拔尖人才等称号。
△ 相声表演走进基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廖志洲而言,曲艺是一份热爱、更是一种情怀。
2023年10月31日,宣城市曲艺家协会成立。在廖志洲的带动和影响下,会员们继承“说书唱戏劝人方”的传统,创作出不少弘扬正能量的精品佳作。
平日里除了坚持曲艺作品的创作、表演,每周六上午,廖志洲还在广德市文化馆开设相声少儿初级班和提高班,以此来培养更多的曲艺人才。
眼下,廖志洲正忙着筹备“敬亭山书会”,以敬亭山为主题,做一些曲艺类的宣讲推介。“我们计划分批分时段开展曲艺专场,邀请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莅临指导,让更多的人通过曲艺了解安徽了解宣城。”
文字来源|宣城日报
编辑|李思雨 校检|雷志红 审核|汪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