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经是中华大地最后一座新增的都城,
其宫城甚至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12 万平方米。
它曾经位居“明初三都”之首,被考古学家
称为南、北二京的“前传”,它就是凤阳。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
凤阳,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
传奇色彩的地方,是明代传奇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故乡。除了耳熟能详的
凤阳花鼓以外,这里还矗立着一座
从未启用过的皇城——明中都城。
那么,安徽这片土地上,
为何突然长出一座盛大的宫殿?
但最终又为何与一个王朝的都城擦肩而过?
这里又隐藏着一代传奇帝王怎样的内心世界?
本次营程由行知学堂
联手安徽博物院倾心打造
营期信息
活动对象:7-14岁青少年
活动时间:
馆内课程:2024年12月28日(馆内半天)
馆外课程:2024年12月29日(凤阳一日)
(此营程为“馆内学习+馆外考察”的模式)
活动地点:
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凤阳
活动价格:原价418元/人
宠粉福利价格:368元/人(大小同价)
准备好了么?
恭喜你来到了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
朱元璋,生于乱世,始于草莽,
戎马一生,历经尘世跌宕,却在运气
和努力的加持下,实现命运的华丽转身,
你的任务是解开朱元璋是如何
从贫苦少年成帝王的故事。
你来到了帝王之乡和
明代最早的皇家陵墓——明皇陵。
明皇陵初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它始称
“英陵”,后来改称为“皇陵”,
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的陵墓,
也是明代最早的皇家陵墓,有着与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同样的规制,可
以说是一座十分特殊的陵墓。
走进明皇陵,聆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逆袭人生和传奇智慧;探寻帝王陵的规格和文化。
1982 年,明皇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 年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神道上石像生数量最多的帝王陵。
(上下滑动看一看有多少石像生吧!)
石像生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待我们一起揭开迷雾。
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 年)的【钟楼】,
是明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
钟楼和鼓楼相距 6 里,一西一东,
遥遥对峙,矗立在明中都城副轴线
云霁街的两端,是中国古代都城钟楼之最。
你的任务是解读钟楼的建筑意义,了解明中都城的布局。
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但其实北京中轴线的形成非一日之功。
是一个完整的序列。
岁月流逝,风雨洗礼,六百多年过去,
明中都从一座荒凉之地,到一座拔地而起的
城池里到底上演过什么?
你来到了安徽博物院
“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展览遴选了
国内 13 家文物收藏单位明洪武时期文物、
标本等近 400 件(套),展示了明朝建立
之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
并吸收利用明中都遗址考古的
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复现六百多年前
大明中都的璀璨辉煌。
你的任务是学习并吸收这些知识,了解洪武时代的壮丽气魄。
你跟随一线考古队,走进了明中都遗址公园,
明洪武二年(1369)开始修建,历时六年,
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明中都遗址地理环境图)
明朝初年,民生凋敝,水路水路运输艰难。
百废待兴之下,应该如何建造
一座都城成了一大难题。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明中都还只存在于
明清史专家王剑英的脚步丈量下和笔墨记载中。
如今,考古工作者完成了前朝
宫殿组群、承天门、涂山门、内外金水桥
等遗址的考古,终于厘清并达成共识:
明中都是北京故宫建设的“蓝本”。
明中都遗址承天门
明中都遗址午门
明中都遗址午门(往西看)
明中都遗址西南角城墙及护城河
走进【明中都遗址公园】,层层探索这座恢宏都城营建背后的秘密,比较明代三都凤阳、南京、北京的皇家建筑特征,讲述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明中都城的重生之谜。
明中都琉璃瓦当
明中都蟠龙石础
明中都字砖
明中都宫城东华门遗址
跟着考古队长,前往【考古遗址】,零距离勘探遗址,深度体验考古工作的核心内容——挖掘和清理,带着问题,走进文物的奇幻世界,重新发现、认识明中都城的巍巍宫阙真容,梳理考古成果“发布会”。
注:通关顺序会根据实际行程情况调整
此营程为“馆内学习+馆外考察”的模式,
以任务书为引导,进行文化探究活动。
- 交通 -
全程空调旅游车,根据实际人数安排车型
- 餐饮 -
含 1 正餐,正餐餐标 40 元/人/餐
- 研学指导师 -
提供全程研学指导师服务
- 保险 -
提供旅行社责任险及旅游人身意外险
- 特别配备 -
帽子每人 1 顶/人、活动宣传横幅 1 条/、
1 瓶矿泉水/天/人
长按二维码
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