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的月亮,十五的灯”除夕晚上,人们总会把火烧得旺旺的,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
按习俗,除夕夜守岁,家人团聚,报喜讯,道平安,庆丰收,祈祥瑞,气氛和谐热烈,酒菜丰盛,菜品名带"喜庆"。子时吃饺子,放鞭炮,辞旧迎新。菜品名表达合家欢乐,祝愿新年快乐、吉祥、富贵、健康,心想事成。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那时过年,是人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刚一进腊月,像我们这样的充满童真的孩子们,就掐着指头算,整天欢欢着什么时候过年,感觉时间过得太慢,经常围着父母嚷嚷着什么时候杀猪了,什么时候买年货了。我们就在这样的期盼中等待年的来临。
年味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当代的年轻人,慢慢开始害怕过新年,怕春运;怕催婚;怕问工资;怕送礼;怕外甥侄子;怕堵车;怕同学聚会;一到了亲戚团聚的时刻,各种现实的问题一一向你抛来,你就像个受审的犯人,逢问必答,有时还会遇到一些自己很尴尬的问题。自己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看着一成不变春节晚会,听见门外的炮仗声,虽说新年依旧,却韵味少存。
回家
父母都希望自家儿女出息,儿女们也想争口气。但各自给的无形的压力,都在自我的内心里变形膨胀。如果家长们少一些责问,在外漂泊的游子们也放下一些自我压力,不要抱着挣不到钱就不回去的傲气,回想第一次出远门,父母离别的话一定是,不求你赚大钱,只求你平安回来。衣锦还乡顾然好,和睦团圆价更高。家里已经做好了年夜饭,别让等久了,不然冷了饭菜,更凉了人心。
人生的意义是企盼,没有企盼,人生便没有意义。严冬来临,我们微笑面对,坦然处之,因为知道后面接踵而来的是春节,是春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节会治愈我们手脚上的冻疮,春天会带走我们昨天的伤痛。我们相信明天固然会更好。
春
节
快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