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黄干宗被2个越南女兵劫走13年,回国后:希望将她们接回来
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中,黄干宗并非一位普通士兵,而是以基干民兵的身份参与了支前工作。这种情况在当时颇为普遍,因为单凭部队的力量很难满足前线对战争物资的需求。
尽管黄干宗并非我军成员,但他却书写了一段奇迹。由于战事缘由,黄干宗竟在越南滞留长达十三年之久。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既非战俘,亦非执行特殊任务,他为何会在异国他乡滞留如此之久?最终,黄干宗又是如何成功返回祖国的呢?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深刻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黄干宗的传奇经历。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被视为越南自找的苦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越两国一直保持着同志兼兄弟的关系,即便在艰难时刻,中国也未曾停止对越南的全方位援助。
正如谚语所说:“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越南在得到中国援助的同时,实现了南北统一并增强了国力,却开始滋生野心。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越南视此为机会,毫不顾忌地迎合苏联,频频挑起中越边境纷争,严重扰乱了边境的和谐局面。
面对越南的咄咄逼人,中国决定不能再纵容这个小兄弟,于是启动了自卫反击,以警示其狂妄。年轻的黄干宗毅然决然地投身支前行列,怀着保家卫国的热血。
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即便是黄干宗这样的后勤人员,也要经历生死考验。尽管缺乏训练,他不畏艰险,用自己的牛车一次次把急需物资送往前线。他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以及无辜百姓遭受的苦难。
随着我军的推进,越南采取了游击战术,频繁袭击我军后方基地,包括医院和后勤线。黄干宗在某一次运送任务中失踪,根据惯例,被追认为烈士。尽管他的下落长时间不明,但人武部仍安抚了他的家人,并发放了烈士抚恤金和荣誉证书。
一天晚上,黄干宗的后勤营地突遭敌军袭击,陷入混乱之中。在慌乱中逃跑时,他发现自己落入两位越南女子手中。仔细观察后,他惊讶地发现她们手持着随时能够致命的半自动步枪。在枪口的威胁下,黄干宗不得不跟随这两位女子进入深山。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黄干宗观察到这两位女子并无恶意,而且能够略通一些华语,这为彼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她们一个姓黎,另一个姓阮,这是越南常见的姓氏。我们姑且称她们为黎氏萍和阮氏英。根据黄干宗的估计,她们并非正规的军人,而更像是民间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成员。完成任务后,她们便会回归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根据黄干宗的猜测,这两位女子显然未能如愿完成任务,偶然间遇见了他这个中国人。黄干宗的朴素形象显而易见,因为他手无寸铁,看上去老实巴交。于是,黎氏萍和阮氏英心生“邪念”,想着将这位中国男人带到别处,一同过日子岂不美哉?
于是,她们毅然采取行动,用枪逼迫黄干宗在深山搭建房屋。毕竟,作为男人,有所担当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也不再威逼黄干宗,因为在战乱中生存下去,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也是环境所迫。
长时间的相处让彼此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再加上黎氏萍、阮氏英和黄干宗都是年轻人,俗语说得好,“日久生情”。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一年半年,黄干宗渐渐对这两位女子产生了好感,而她们也热切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黄干宗与黎氏萍、阮氏英一家共同生活,并迎来了他们的孩子。尽管这个家庭有些特殊,但却充满了欢乐与幸福。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干宗并没有沉湎于此,而是日益怀念起家乡的亲人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山坳中发现了一瓶上面标有中文的啤酒瓶。
这意味着附近可能有中国人的踪迹。这一发现点燃了黄干宗回家的渴望,于是他开始关注来越南旅游的中国人的信息。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有一天,黄干宗与几个驴友取得了联系,向他们讲述了自己这十多年的遭遇。这时的黄干宗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场战争早在十年前就结束了。
经历了十三年的深山生活,黄干宗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回到了亲人们的身边。
黄干宗回到祖国,无疑是一件喜事。在他心中始终挂念着与黎氏萍、阮氏英以及他们的孩子共度的岁月。不久后,一间杂货铺在中越边境出现,老板竟是年过三十的黄干宗,或许他在期待着什么。
事实上,当初黄干宗是想将黎氏萍和阮氏英接到身边的。战争不能阻断百姓之间的联系,更不能成为家人团聚的障碍。我们诚切期待中越关系能友好相处,更希望黄干宗与黎氏萍、阮氏英再度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