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好的赛鸽,配对时讲究方法和策略是保证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制胜法宝, 置之不理的任其自由配对,有时会浪费好赛鸽的优良基因,造成资源浪费不说,想得到良种后代就没那么容易了。
1、后代鸽超过父母鸽的赛绩才算“黄金配对”,反之则须重新考虑再配,不然就不会进步。
2、引种改良品种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才能不断创造新成绩。
3、采取品系间杂交,亲和力好,容易获得较好的杂种后代。
4、提纯复壮配对时,种雄种雌住单间。
5、种雄种雌二次交配前,最好隔窗单养20天。
6、差异配、相似配、中外配、品系配、南北配等等诸多配,都有合配和不合配的可能,单一追求一种配法是作茧自缚。
7、配种中赛绩是基础,忽略赛绩去研究什么“配”多是得不偿失。
8、品系是在竞翔中逐步地自然地客观地形成的,刻意去追求子代鸽的羽色、外表形象、眼志,有可能导致赛绩退步,赛绩退步了,这个品系就失掉了意义。
9、用好种鸽配对时,首先要考虑双方的健康情况,不健康的种鸽,血统再好作出好后代的机率―定很小。
10、信鸽的遗传基因,往往是先遗传给雌性后代,再向下传递给雄性后代,这就是冠军的孙代优于子代的原因所在。
11、快速寻找黄金配对的捷径:―优雄配多优雌;一优雌配多优秀雄。
12、好的赛鸽不一定是好种鸽,能做种的好鸽也不一定是好赛鸽,这是因为鸽子在繁殖的后代中,通常会发生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现象所致。
13、有赛绩的鸽子作育出不好成绩的下代,有可能是搭配不宜或血统不明确。
14、翔绩突出,血统清楚,近亲交配,严格筛选的留种。
15、优秀种鸽的“益称”是它的子孙们所得冠军次数累积来证明的,在还未充分证明前,要知道保护。
16、用具有优秀赛绩鸽的近血缘鸽配不同血统的赛绩鸽,此法就叫“远亲近交,引进提高”。
17、詹森鸽舍,近亲育种公式有四:一是同父异母姐妹两只,妹配姐的儿子;二是同母异父兄弟两只,弟配兄的女儿;三是同父异母兄弟两只,弟配兄的女儿;四是同父异母兄弟两只,兄的儿子配弟的女儿。
18、交替遗传,是最有效提高品质的方法。
19、配对不要用两只都没有飞过的配对,会失掉归巢性,最好的方法是用近亲鸽配冠军鸽或上位入赏鸽。
20、尾巴上端一根羽毛,偏左的要配偏右的,子代鸽才会平衡。
种鸽的配对组合至关重要,直接对鸽群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配对选择应避免四种现象。
1、近亲配对的误解;勿认为似乎好的体系鸽只要纯正,把一羽成绩较好的赛鸽,不断的血缘繁殖。不管是父女、母子、兄妹配认为血源越亲稳定性越强。其子代未通过竟翔筛选,便盲目地作为纯系基础种鸽纳入种鸽棚,忽视了近亲繁殖中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是培养优良品种的重要环节!不管是近亲或杂交出来的后代,没有严格的竟翔淘是无法达到育种的目的。
2、急于求成;引种伊始,便急着配对。缺乏对种鸽的全面权衡,忽视了状态的调整。一羽种鸽改变了环境,对新的环境都有适应阶段,只有把它的状态调整到顶峰才能育出最理想的后代。
3、配对神鸽未成熟;什么鸽龄开始育雏,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只要赛鸽有配偶的欲望就随其自然而配对育雏。
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尤其对剧烈运动后的赛鸽而言,赛鸽的成熟期不仅要身体器官得到相应的成熟,更重要是骨骼肌肉发育成熟后才能配对育雏。
比如短程赛鸽育种鸽龄就比远程鸽的育种鸽龄年轻一些,要与相应的竞翔项目联系起来考虑,加强对育种鸽龄的控制。一般配对鸽拥有了好的竟翔成绩,才能考虑婚嫁育雏。
4、配对的短期效应;育种配对应付比赛,是好是坏听天由命,这样做常常事与愿违,应具备长远的育种规划,打持久战备。
拟定一个长远、完整的育种方案,不断培养种子,逐步完善最佳配对。育种的整个过程,是赛鸽运动中的重要环节,因不断提纯和优选提高繁育的成功率,所以带把配对看作是打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