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花四溅!特朗普回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首当其冲“唱反调”!
【环球时报】当地时间11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表讲话。他在回答问题时指出,如果当选总统特朗普要求他辞去美联储主席一职,他不会辞职,总统也无权将其解雇,因为“法律不允许”。
【荣茂观察】
鲍威尔的强硬表态,不仅是对个人职位安全的一次坚定捍卫,更是对美联储独立性原则的重申。2018年,特朗普任命鲍威尔为美联储主席,原本希望鲍威尔能够支持其政策。然而,
鲍威尔很快便证明了自己并非傀儡。面对特朗普一再要求降息的压力,鲍威尔坚守立场,坚持货币政策应基于经济数据而非政治考量,这一系列行为无疑引起了特朗普的不满,两人的矛盾也由此不断升级,直至今日,鲍威尔公开宣示自己的立场,再次站在了特朗普的对立面。
特朗普的回归,不仅仅是个人政治生涯的逆转,更标志着一种政治风格的复兴。这位善于制造话题、挑战权威的人物,再次站在了权力的中心。然而,鲍威尔的坚定立场,似乎预示着这场对决不会轻易落幕。特朗普的影响力虽然大,但在法律面前,仍需遵循既定规则。鲍威尔的任期直到2026年5月,这是一道坚实的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微妙的变化之中。随着美联储逐步转向降息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态度。毕竟,特朗普的行为往往受到现实利益的影响,当降息符合特朗普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时,他是否会改变策略,选择与鲍威尔合作,而不是对抗?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考虑到特朗普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持续质疑,这种转变似乎并不容易实现。
总而言之,鲍威尔与特朗普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两个个体之间的斗争,它更反映了美国政治体系内部对于权力边界、机构独立性的持续探讨。在这场博弈中,双方都在试图定义自己的角色,而最终的结果,将对未来的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二、中欧贸易关系:欧盟的强硬立场能否打破中欧共赢的格局?
【综合消息】11月8日,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欧盟候任贸易事务专员塞夫科维奇在欧洲议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是欧盟“最具挑战性的贸易伙伴”,并誓言将全力以赴打击中国的“过剩产能”。
【荣茂观察】
11月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披露,欧盟候任贸易事务专员塞夫科维奇在欧洲议会听证会上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塞夫科维奇直指中国为“最具挑战性的贸易伙伴”,并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在多个领域的“过剩产能”,尤其是钢铁、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行业。
塞夫科维奇的言论透露出欧盟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愈发强硬,即便是在美国新总统上台之时,欧盟也无意缓和其立场。
塞夫科维奇还提到,不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欧盟都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带来的经济挑战。这不仅体现了欧盟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独立性,同时也表明了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对抗中国影响力的决心。然而,这种合作是否能够如欧盟所愿,还需视美国新政府的政策走向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塞夫科维奇发表强硬言论的同时,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了回应。中国已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反补贴裁决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指责欧盟的做法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且违反了WTO的规定。中国认为,欧盟的行为实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商务部的声明再次重申了中欧之间的合作基础,指出双方并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并多次表达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然而,面对欧盟的持续施压,中国也做好了准备,必要时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中国强调,欧盟若一意孤行,坚持走贸易保护的道路,最终可能损害自身的长远利益。
事实上,欧盟内部对于是否应当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对待中国,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些成员国和产业界人士担心,过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影响中欧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影响到欧洲企业的利益。此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欧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可能对全球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欧盟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政策的背后,既有对本国产业保护的考量,也有对全球贸易秩序变化的担忧。然而,中欧之间是否存在零和游戏式的对抗,值得深思。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合作而非对抗,或许是中欧双方乃至全球各国都应该认真考虑的方向。毕竟,只有实现共赢,才能真正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万众瞩目的化债举措:中央政府的经济大棋局
【新华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
【荣茂观察】
万众瞩目的全国人大会议,终于在这几天落下帷幕。会上关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重大决策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键政策措施如下:
首先是6万亿元的地方专项债限额,分三年逐步到位,每年2万亿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其次是4万亿元的专项化债资金,从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8000亿元,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压力;
最后是2万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到期按原合同偿还,为地方政府减轻了短期的偿债负担。
这笔巨额资金的注入,无疑将为地方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当前趋势看,这些资金将主要流向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偿还拖欠企业的款项,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欠款,通过全国统一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登记平台,确保资金到位,盘活企业资金链;
二是土地与房地产的收储,利用土储专项债和房储专项债,稳定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去化库存,推动行业回暖;
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水利、高铁、能源设施等,这些项目的推进将稳固经济的基本盘;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提升内需,促进就业,为民众提供坚实的保障。
然而,市场的反应较为激烈。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迅速跳水,跌幅超过5%;离岸人民币也遭遇了一波下跌,日内跌超300点。这背后的原因,是市场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早在九月末十月初,市场就开始猜测政府将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更是频频发声,声称中国需要10万亿甚至更多的资金来提振经济。财政部的新闻发布会虽然并未透露具体规模,但市场的预期却像被吹大的气球一样,越来越高。市场愈发渴望看到的是一个高达数万亿的刺激计划,其中包括消费刺激、房地产收储以及国有大行注资等多方面的措施。
然而,当政策真正出台时,虽然总额达到10万亿,但其中大部分是未来几年的专项化债资金,并未包含市场期待的消费刺激和国有大行注资等措施。
实际上,财政部早已在华盛顿和美国明确表示过,任何关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同时,也提醒西方媒体不要过度引导市场预期。但无奈的是,西方媒体和分析师们的预期仍然居高不下,最终使得失望情绪难以规避。
其实,深入剖析这些政策,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深意。这次的化债举措并非简单的刺激手段,而是债务置换的巧妙运用。通过低利率、长周期的专项债置换高利率的城投债,地方政府每年可以节省约6000亿元的利息支出。这种债务置换不仅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地方债务风险,还为地方政府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然而,许多人认为这只是将地方债务转移到中央债务,问题的本质并未得到解决。这种看法实际上过于片面。债务置换的核心目的是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而非直接刺激经济增长。此外,过大的刺激规模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副作用,甚至在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情况下加剧风险。例如,中东局势紧张和美国潜在的金融危机都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政策力度更加符合当前的经济环境。
当然,市场的激烈反应也揭示了我们在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上的短板。正如伟人所言:“我们不占领阵地,敌人就会占领。”在信息时代,舆论引导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借鉴美联储等成熟央行的经验,加强预期管理,避免市场因预期过高而产生不必要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策力度未达预期,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亮点。例如,比如,每年新增的80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化解债务,以及明年财政赤字可能的上调空间,这些都为市场注入了积极的信号和期待。
总而言之,当前的政策组合虽然未能满足市场的高期待,但并非全然无望。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被短暂的市场波动所迷惑,也不忽视长期趋势中的潜在机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保持一定的防御性,或许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最佳选择。
-----------------------
觉得不错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