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智能电动车公司来说,保持销量层面的跃升,永远是其它业务不断发展的前提。”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陈心南
“网上没赢过,销量没输过。”
文章开篇稍显突兀的一句话,就是我看到特斯拉11月在华终端成绩单后,发自内心最由衷的感受。
纵使外界唱衰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声音不绝于耳,可身处中国新能源市场乃至整个中国车市,今天文章的主角依旧是毫无争议的风向标与大魔王。
具体来看,刚刚过去的30天,特斯拉上海工厂共交付新车7.9万辆。其中,位于国内的销量达到了7.3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82%,并创下了今年以来的历史新高。11月的最后一周,对应数据更是达到了1.86万辆,同样创下了本季度的单周纪录。
截至发稿,虽然还未拿到旗下主力选手Model 3与Model Y的具体份额占比,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在遭遇诸多竞品重重围攻的大背景下,仍然分别身处中级轿车与中级SUV板块,继续着疯狂收割的步伐。
由此不禁试问,从中你品出了什么?
在我看来,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在华深耕,特斯拉品牌层面的正向光环,已经深深烙刻在了潜在消费者的心中,加之本身产品力的可圈可点,补能与销售体系的日趋完善与始终透明,都促成了它的热销。
其次,还是那个观点:“下半年正式推出的五年免息购车方案真的十分奏效,精准捕捉到了自家用户的痛点。”
不吹不黑,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操作,讲道理就是一次“变相官降”。
如此方式,一方面真真切切的让利我们,另一边又能暂时守住自己的产品均价与品牌形象,甚至可以说一举两得。当然,游刃有余的背后,也得益于特斯拉的整车毛利,具有足够的调整空间。
而不久前,今天文章的主角突然官宣,针对Model Y入门版与长续航版两位最受大家追捧的选手,限时开启提车尾款减免1万元。
并且还能继续叠加延迟到12月31日的五年免息。一套“组合拳”下来,无疑开启了最后的冲量模式。
当然,把视线拉回到11月终端成绩单,创下全年新高的背后,肯定还与秋季以来,全国各地逐步落实国家汽车报废补贴政策,对个人消费者报废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由1万元提高至2万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换言之,特斯拉作为头部梯队成员,已然吃到了最多的红利。
反正,无论宏观也好,微观也罢,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在华的确存在一定的波动与震荡,但总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尽快调整过来。
理性客观的讲,其今年手中并没有太多的“新牌”能打,不过依靠着较为牢靠的地基,还是维持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写到这里,结束了对于特斯拉的“夸夸模式”,接下来的篇幅更想展开聊聊两个被外界所关心的话题。
其一,今年的它究竟能实现销量层面的正增长吗?
实际上,前三季度,特斯拉共售出新车不到130万辆。相比之下,去年的特斯拉共售出新车181万辆。这也意味着其必须在即将结束的四季度,卖出超过51万辆新车,才能将将打平。
划重点,只是“打平”。
而整个三季度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为46.28万辆。结合目前其位于世界各细分市场的疯狂促销来看,感觉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还是想好好再冲一波,至少让今年能画上一个“微涨”的句号。
但就整体的发展曲线来说,“乏力”便是对于眼下特斯拉最恰当的形容。而马斯克曾经大张旗鼓吹嘘的每年保持50%的复合增长率,早就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调侃的素材。
十分微妙的是,早前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这位“掌舵者”再次立下新的目标:“明年我们的销量,会实现20%-30%的增长。”由此假设特斯拉今年以182万辆收官,简单换算最高目标将达到237万辆。
试问,你觉得它能顺利完成吗?
关于答案,只想说:“在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仍未大规模交付之前,还要看能从基本盘中压榨出多少新增量。”
可事与愿违的是,同样就在本月,有消息称之前号称拥有百万订单量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偷偷祭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优惠”,并且交付周期已经变短很多,甚至制造工厂的产能也进行了下调。
种种迹象都在佐证,它有些卖不动了。至于Model S、Model X的高端线,同样在销量端几乎指望不上。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明年特斯拉最为依仗的存在依旧会是Model 3与Model Y。而前者随着新款的切换完成,贡献其实已经基本上趋于一个稳态。
相比之下,后者即将发布的焕新版能否一炮而红,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走向,而这也是想要讨论的第二个话题。
参考愈发完整的线索,预计这款产品在外观方面的变化,将主要集中在前脸与尾部,全部升级为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大灯”。
内饰部分,风格大概率与Model 3焕新版看齐。另外,三电部分也会优化,譬如增大入门版的电池容量。
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如何“定价”。
按照今天文章主角的行事风格,以及Model 3焕新版入场时的操作,大概率会比现款Model Y有所上涨。不过,万一特斯拉为了“全年同比上涨20%-30%”的目标,直接来一手“加量不加价”,那么效果肯定炸裂。
毕竟,还是那个道理:“对于智能电动车公司来说,保持销量层面的跃升,永远是其它业务不断发展的前提。”
不然,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的“画大饼”。此刻的特斯拉,俨然走到了关乎未来的十字路口。
2025,不容有失……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THE END
推荐阅读
吉利新能源,单月10W+新常态丨一句话点评
11月新势力销量:哪吒之后,下一家不发成绩单的是谁?丨一句话点评
详解极氪领克合并,2026年冲击百万产销目标丨一句话点评
COMMENT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一句话点评
iauto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