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老铁路的关键枢纽,磨憨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一幅生动的国际化口岸城市建设画卷正徐徐展开。在磨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推进,现代化的产业高地初现雏形,高效通关流程逐步构建,跨境贸易通道日益畅通,边境小镇“农文旅”融合蓝图已绘就,边境幸福村建设稳步推进……
设施建设 现代化产业高地初现雏形
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拉近了昆明与老挝的距离,更为磨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来到磨憨,映入眼帘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2024年以来,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托管磨憨以来,昆明全面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磨憨延伸。目前,东盟大道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人才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投用;磨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七八号路连接线等项目也将如期建成投用;磨憨医院、磨憨中学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磨憨中学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
2024年5月,磨憨公路口岸改扩建项目破土动工,项目将扩宽老方与中方联检楼查验卡口段的道路,由原先的2车道扩建至12车道,同时配建边境立体防控、海关、边检查验卡口等设施。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老挝磨憨—磨丁口岸通关承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极大提升口岸的通关效率与便利性,进一步拓宽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开放格局。
8月,磨憨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开建,12月3日开园。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建设热潮此起彼伏。12月29日,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一带一路”国际铁路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封顶。项目建成后,将与南坡片区一同成为产业集聚的强大磁场,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外企业投资建厂,带动园区经济及口岸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企业抢滩 多元产业形态蓬勃发展
政策扶持叠加资源倾斜,为磨憨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众多企业纷纷抢滩磨憨,带来了丰富的商业机遇和多元的产业形态。
10月1日,磨憨国门商业街开街,成功吸引了超100家企业观摩考察、共谋合作。活动现场,云南磨憨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12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2—3日又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书,共同描绘磨憨商业发展新蓝图。
12月2日,磨憨—磨丁合作区首个TOD城市综合体——磨憨中铁广场商业街开街,融合“民族+人文+生态”三大元素打造的东南亚主题风情街区,是一个集东南亚特色美食、免税购物、文创体验等特色亮点业态于一体的商业集群。
12月3日,磨憨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开园,成功吸引包括纺织服装、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中药材加工等在内的12个项目入驻。其中,首批入驻的云南三连制衣有限公司已迅速招聘员工并投入生产,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更远销东南亚,为磨憨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数据显示,自昆明托管磨憨以来,截至2024年10月中旬,磨憨—磨丁合作区已接洽企业1978家。
帮带共建 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蓝图
昆明托管磨憨以来,一幅“美丽村寨换新颜,幸福生活入画来”的生动画卷正渐次展开。
2024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磨憨镇六个重点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以磨整、磨站、龙门、尚冈、青松、大龙哈6个村为典型示范,加快引入民宿、美食、休闲等功能业态。
俯瞰磨站村民小组,犹如白鹇鸟隐于大山,哈尼族特色的茅草屋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在五华区政府的帮带共建下,磨站村小组通过探索农旅融合、挖掘古村落文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盘龙区的帮带下,尚冈村民小组实现了“稳稳的幸福”,夯实了“幸福根基”。如今,村庄更美了,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逐步推进,村民们“我要发展”的信念更强了。
步入曼庄村大龙哈,村道两侧绿植葱郁,四季鲜花不断,为这片土地披上绚烂的彩衣。目前,由官渡区政府帮带共建的民宿建筑已初现风貌,待全面建成后,游客将能在此尽情欣赏迷人的自然风光,沉浸于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更有机会品尝到地道的傣家美食,享受一场心灵与味蕾的双重盛宴。
在磨整村民小组,安宁市政府正结合磨整村特色文化资源,以打造磨整沿边民族文化IP为抓手,拟推出“村味”十足的旅游线路,用好山好水讲出精彩好故事。
在呈贡区政府的帮扶下,龙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青松村小组,西山区政府联合多方力量,帮助当地朝着农文旅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
如今的磨憨边境幸福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夜晚亮化、路旁绿化、村庄美化,村寨发展后劲日益强劲。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宝藏”村寨邀游客体验与山水为邻、花鸟为伴,与友人畅聊、村民共舞的生活。而磨憨也将把“好风光”转换成村民手中的“金饭碗”,把农文旅融合“流量”转化为兴边富民“密码”。
兴边富民 边境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2021年11月,云南启动了374个沿边行政村幸福村建设。
昆明托管磨憨后,边境幸福村建设就成为昆明市委、市政府及磨憨—磨丁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心头大事”。磨憨—磨丁合作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措施,让边境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磨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边境村庄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行政村道路硬化、村民喝上干净自来水、5G网络覆盖全村、绿化美化水平提升、村史馆和各类广场建成……一件件“民心”工程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磨憨注重提升边境村庄的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实施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教育、医疗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昆三中、云师大附小、中华小学等5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帮建磨憨中小学,昆明市延安医院帮扶托管磨憨镇中心卫生院,市属7家公立医院对口帮扶磨憨镇11家村卫生室,实现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将城乡医保、养老保险等纳入昆明市社保体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通过采用“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就业”等模式,以及举办线下招聘会和线上直播带岗的方式,让更多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伴随着一桩桩实事好事落地落实,有力推动了磨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磨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如今的磨憨,民生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信息来源:都市时报
编辑:刘加文
一审:张思宇
二审:李玥其
终审:陈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