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奋进】2024年巴中人社成绩单
政务
2025-01-25 13:05
四川
一年奋发实干,一年春华秋实。2024年,全市人社系统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扎实推动“六大提质行动”,在服务发展上探索创新,在改善民生上躬身实干,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为“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民生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6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53人。●为符合条件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5100余万元、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534.53万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兑现见习补贴、招工成本补贴等1994.64万元。●促进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7109人,“四类重点群体”联系成功率、结对帮扶比例、帮扶就业率均达100%,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全省交流经验。●深入实施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大专项行动”,组织转移就业农民工101.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91.83亿元,促进22.57万名脱贫劳动力、8.99万名易迁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城乡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7489人。巴中市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实施“雁归兴巴”提升行动,回引返乡下乡创业2089人,兑现创业补贴231万元,带动就业549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74万元,建成创业孵化基地8个、“巴山微创园”和“巴山创业商街”28个,吸纳创业实体1513个,新增产值达6.13亿元,培育创业载体带动就业在全省交流经验。●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2.53万人次,兑现培训补贴3187.58万元。●完善提升139个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913个片区(村、社区)就业服务点服务功能,联动6个县(区)国有劳务公司、106个劳务专合社、1260名劳务经纪人,构建起“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社保改革扩面提质行动,全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06.51万人、19.84万人、14.64万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指导25个重点村(居)近3万人实现应保尽保,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开展精准扩面超2万人次,新开工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落实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30元。●务实推进退休“一件事”高效办理,按时、足额、规范发放83.7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78.81亿元和工伤保险待遇0.73亿元,“免申即享”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260.88万元。●强化职业年金征收管理,向全市3048家参保单位征收职业年金4.52亿元。●代缴11.54万名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及时兑现639名退捕渔民社保补助。●推选参评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家,新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新增3家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培养高技能人才1325人次,新增高级工526人。●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统筹和规范力度,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5批次,发布招聘计划1345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00余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5人,招聘员额制医卫专技人员近千人。●组织开展职称评审60余场次,新增取得职称近5000人(其中高级职称1300余人)。●开展第四批“巴山优才”特聘专家选聘工作,柔性引进特聘专家5人,入选“巴山优才培育计划”工程技术领军人才2人、青年人才1人,入选巴山优才技能领军人才项目6人、青年人才1人。●优化调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600余个,批准特设岗位聘用19人,推荐获批专技二级岗位聘用2人,优化调整三级岗位申报条件,新增三级岗位聘用人员14人。●对690名近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的事业人员进行记功奖励,推荐受国、省级表彰的集体18个、个人42名。●全面推行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线上办理,全市共备案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1亿余元。●组建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59个,建成省级金牌调解组织1个。●加快实施快递行业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和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活动,全日制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重点企业单独签订集体合同率动态保持在87%以上。●扎实开展治理欠薪专项行动,为2972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2937.98万元。●对全市191家企业薪酬和10家用人单位人工成本开展调查,发布《巴中市2023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以保障企业用工为重点,“一对一”联系重点企业,选派158名“人社服务专员”点对点服务,帮助96家企业招聘员工4220人,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实施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为新就业群体赠送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保险1100份。●新建“社银一体化”网点6个,开展活动近100场次,网上办件12.9万件,开展跑团上门、延时服务等300余次,归档电子档案8627卷。●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方式,对4类16项人社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从法定最长90天压缩到30分钟。●全面推广运用V3.0信息系统,在线服务31.6万次,协同服务85.03万次,柜面替代率达43%。●全年新增发放社保卡3.86万张、电子社保卡21.22万张,通过社保卡发放劳务报酬2912.4万元、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27.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