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宣徽圈” 蓝色字添加关注
各位网友好!原《新安时讯》微信公众号现更名为《宣徽圈》,感谢您多年来对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
年味最浓是元宵!2月11日,走进安徽省绩溪县华阳镇来苏社区,十多位小朋友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心地学打当地特色小吃——糍粑,腾腾的热气伴着醉人的糯香,笑语盈盈地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小朋友们看,糯米是不是已经泡软了,要想做出来的糍粑软糯香甜,就需要提前一天浸泡。”社区志愿者熊*说道,“现在请志愿者叔叔帮助我们将糯米蒸熟,等待的时间里我们来看看打糍粑的工具和注意的一些细节吧!”
(石臼)
只见社区院落中伫立着一个高约六十公分,直径八十公分石臼,就是糍粑缸,上部稍粗,下部略小,足有一两百斤,极其敦实,稳稳当当。“打糍粑需要两人配合完成,一人拿石舂捶打,另一人则要不时地把上面的饭团往下拨,并且每打2-3次,都要喂一次凉开水……”小朋友们围在石臼边,认真听着志愿者的讲述,时不时好奇地问上一句。不多时,浓浓的糯香飘从隔壁灶房散出,溢满院落,糯米蒸熟了。
(打糍粑)
“打糍粑啦!小朋友们用这个迷你版石臼,学着叔叔们打糍粑的样子,自己尝试看看……”“打的时候注意安全哈,最好有节奏地捶打,这样才打得均匀,打得瓷实,最后的糍粑才会黏糊糊的有韧性哦……”。春日和煦,小朋友们拿着小石臼,在志愿者们细心指导下,挥动石舂,糯米渐成软糯糍粑,欢声与糯米香交织,满载佳节传承之乐。
(裹芝麻糖)
打完的糍粑还冒着热气,趁着热乎劲,在铺着熟糯米粉的案板上扯平、拉匀净,将其塑成平平整整的长条形,再用擀面杖擀平收光,最后裹上一层薄薄的芝麻糖,切成小块状,香甜软糯的糍粑便制作完成了。“我学会打糍粑了,感觉比买的更好吃,我要带一份回去给妈妈尝尝!”小朋友咬下一口糍粑,香脆的芝麻糖沾满嘴角,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糍粑)
“在我们这,手工糍粑可是儿时的味道,特别烤糍粑,火桶上烤得焦黄酥脆,鼓泡、裂开,伴着浓浓米香,别提多诱人了!”华阳镇宣传委员周燕蓉说道,“打糍粑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力气活,也是精细活,让孩子们学习这项传统的民俗技艺,既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孩子们从小传承民间技艺打下基础,为元宵佳节增添无尽的温情与文化底蕴。”
据介绍,近年来,华阳镇注重于传统技艺传承和非遗文化传播,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打糍粑、编火桶等传统民俗技艺搭建展示平台,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学习,自觉成为优秀民俗文化的“小粉丝”“传承人”,同时,依托非遗传承展示馆,创新徽墨制作、三雕、髹漆技艺等非遗技艺传承保护方式,将非遗民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往昔岁月里的技艺重新焕发生命张力。(潘紫媗)
(烤糍粑)
来源绩溪县人民政府网站等(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宣徽圈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精彩内容
绩溪一村出了二十多个教授、博士,而被誉为教授博士村,该村为明经胡的后裔...
绩溪:“元”气满满 喜“宵”颜开,一起相约县博物馆过元宵|绩溪县2025年元宵喜乐汇活动节目单发布
2.10反腐快讯!六大纪律全违反,安徽一厅级“内鬼”被双开...(图/简历)
办讲座发小礼品,“特困户”买净水器大降价...,还有补贴?安徽警方捣毁一诈骗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