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新派”客户端以《村村有好戏丨“南瓜产销专业村”的求贤故事》为题,对我街道北三里村发展南瓜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进行专题报道,全文如下:
村村有好戏丨“南瓜产销专业村”的求贤故事
新派讯 在国内和东南亚都拥有南瓜种植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并举,产品近销国内、远销欧洲,今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近年来,潍坊昌乐县宝城街道北三里村异军突起,成为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南瓜产销专业村”,短短几年间,这个曾经仅种植着百余亩南瓜的村庄是如何逆袭的?12月15日,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发现,所有美好缘于一个求贤故事,由此引发了村庄全面振兴的“虹吸效应”。
装进礼品盒的贝贝南瓜。
村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赵凯是一名返乡“85后”,他至今忘不了4年前的一幕:“当时流行居家创业和‘宅经济’,我觉得村里有南瓜,就在自己家的偏房里搞电商,在线上买卖南瓜。过了一段时间,村党支部书记赵书田和几个村干部找到我,说村里要成立合作社,请我负责销售环节,看着他们有诚意,我就加入了。”
对于邀请赵凯一起创业,赵书田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他告诉记者,村里种植南瓜好多年,但没有市场,更没有搞电商的,销售渠道窄,村民都要跑出去卖,并且村集体没钱,处处受制约,一直想通过做强南瓜产业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因此当发现赵凯回到村里做电商时,村党支部主动伸出橄榄枝,为他提供更大的经营空间,并顺势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打品牌。随着贸易额越来越大,在街道支持下,村里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里的党员带头现金入股,打破资金瓶颈,新建两处用于仓储和分拣包装的大型车间,配套现代化流水加工线,保证了南瓜大进大出,抢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合作社的销售额和利润开始迅速增长。
“合作社得有自己的种植基地,看到村里没多少土地可种,合作社就到国内的内蒙古和国外的老挝、缅甸等地租赁土地种南瓜,收获时统一运回本地集散销售,确保一年到头不断档。”赵书田说,从集体到社员以及务工群众都增加了收入,村集体还出资整治人居环境,走访慰问弱势群体,壮大文艺演出队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办了许多民生实事。
务工者在流水加工线上分拣农产品。
务工者正在整理分拣。
12月15日,寒风凛冽,北三里村合作社的大棚内,人们正在包装南瓜和其他农产品,小件南瓜走线上,大件南瓜走线下,有的销往英国、德国等国家。合作社负责人李莹指着正在劳作的年轻务工者,跟记者说道:“我们村的南瓜产业还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哪个挣钱也不少呢。”
引进人才,善待人才,是北三里村党支部和村干部鲜明的特质。采访中,昌乐县发改局驻村“第一书记”朱超亦深有同感:“驻村以来,村里提供便利,鼓励我直播带货,带头培养文艺人才,现在村里的文艺人才除了业余时间为乡亲们义务演出,还争着用新媒体传播村庄好声音,展示农民新形象,村庄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