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是在经历。
经历各种悲喜,经历各种不同。
没有好与不好。
慢慢的,当明白了无常,也就愈发寡淡了。
是非之事,本是人间常有。是非之心,不该人间常态。
所以,止语,止心,便成了人间最大的修炼。
上网时间,依旧很少。
偶尔,空闲了,便坐在无人处,看这潮起潮落,云聚
云散。
听风八百里,依旧是人间。
只是,影子可以在红尘,心,却不忍时刻被红尘羁绊。
惟恐,一个转念,又沉入苦海。苦海无涯,那得轻易了了。
感谢所有挂念着的人。我无碍,只是,又发一个愿:愿,皆安。
留言很多,各种悲喜。
忽而觉得,在历史长河中,你、我都还年少。不以年龄而论,哪怕耄耋。
年少时,难免气盛,或郁郁,或不甘,或愤怒,或躁狂。
一切一切,何其有幸,我们还年少;一切一切,又何其有幸,我们还有时间去修正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
一炷香,一卷经,时以洗心,不教染尘。
把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都交给时间。因果在那,善恶何须我们执着。
一念,万籁俱寂。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可批评,可鼓励,惟从善意;莫妄言,莫过誉,恐坠深渊。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只愿守一方冰雪之境,清宁有加;无丝毫夺名之心,翘首向前。精神之信仰,诗意之栖居,以慰红尘千难。写之观之,遇三五同道,生欢喜心则欢喜,遇菩提性则菩提。如斯而已,顿首顿首。《暗香如沁》
雪庄,法名传悟,又自称悟,号雪庄、通源、惺堂、铁鞋道人、黄山野人等。他自幼出家,师从法洞宗南庵大依禅师,后沿江云游。据历史记载,雪庄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太平进入黄山,居住在皮篷(后更名为“云舫”),并在黄山度过了他的后半生,长达三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