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症还严重的病正在发酵,很多孩子已中招,家长却浑然不知(父母必看)…

情感   2024-10-26 06:30   湖南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只因自己长得“丑”,9岁女孩患上抑郁症!”
事情是这样的:
在河南有个9岁的小女孩,患上了儿童情感障碍。
这个诱因竟然是她觉得班主任太漂亮,自己没有老师好看。
据医生说,女孩刚进诊室时情绪低落,明显耷拉着脸,也不愿意多说话。
但在交流中,医生夸了小女孩十分漂亮后,小女孩突然就笑了。
女孩的妈妈对此十分惊讶,因为女儿已经几个月没有出现笑容了。
经过一番交流,医生推断女孩是属于抑郁症的一种——儿童情感障碍。
这个报道一出,就很快引起了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现在容貌焦虑已经那么严重了吗,才九岁啊!”
”太可怕了,现在社会颜值内卷越来越严重了“
“现在孩子的世界已经变成我们不认识的样子了。”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本应在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容貌焦虑而患上了抑郁症,真的让人很诧异。
然而,最让人痛心的是,这种比抑郁症更可怕的“病”,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而许多父母对此却浑然不知。

无独有偶,还记得周楚娜吗?
她从13岁开始整容,整容次数高达300次,花费将近400万。
第一次上手术台时,十几个医生和护士把她手脚绑住,脸上戴着氧气罩。
打麻药的那一刻,她并未害怕地捂住眼睛,而是拿起旁边的镜子,期待,激动,喜悦。
果真,第一次整容后,身边人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她沾沾自喜,感慨终于跻身于“美女”这个行列。
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当她在街上看到鼻子更挺的女孩时,她会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鼻子。
那一刻,自卑再次从心底冒了出来。
她一次再次躺到手术台上,因为她说,只有一次又一次地醒过麻药、拆纱布,才是崭新的自己。
整容,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而她因为做过太多次手术,导致身体麻药残留过多,如今就连记忆力都衰退了。
同时伴随她的还有整夜整夜地失眠,甚至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虽然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对颜值,体重方面地在意没有像楚娜这般发展到如此“走火入魔”的程度,但或多或少都有外貌,体重相关的烦恼。
曾有记者对高三的家长开展过一个问卷调查:
“您的孩子有容貌焦虑吗”。
在收集到的400份调查结果中:
有10%的家长表示,孩子曾向父母表达过“容貌焦虑”;
还有近四成的家长表示,孩子会很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
网上,不少家长吐槽:
“我家孩子老心不在焉,上课照镜子,还嫌我把她生得丑。”
“我家女儿才上一年级,就整天嚷嚷着减肥。”
根据国内某医美平台发布的《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
2022年第一季度20岁以下的医美消费者占比达11.12%。
容貌焦虑不分国界和年龄。
去年推特上有一名14岁女孩分享抗衰老护肤流程,震惊全网。
这位女孩说自己每天会服用两次苹果醋丸和视黄醇,这有助于减少皱纹。
每天还会敷两次面膜,关注颈部皮肤,以防止衰老。
她的长期养生法还包括三指量的防晒霜以及用蜂蜜绿茶来对抗炎症。
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ASPS)的数据称:
2022年共有23527例整容手术以及244252例微创手术来自13-19岁的青少年。
爱美、害怕衰老是人类天性,但与前几代人相比,现在这种焦虑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低龄化。
追求漂亮,身材好,无可厚非。
对于大人来说,容貌焦虑或许只是一种消极情绪;
但对于懵懂的青少年来说,过分追求“高颜值”,就容易误入歧途。
因为他们的分辨能力弱,如果一直深陷容貌焦虑,没人在这条路上指引他们,便很容易误入歧途。
到最后,只得像周楚娜那般,陷入恶性循环。

小小年纪,为何会陷入“容貌焦虑”?

首先跟整个社会评价有关
明星贾乃亮的女儿甜馨因为“黑”,成为网友的饭后谈资。
歌手曹格女儿则因为“肥”,被嘲讽为最丑星二代。
这些都是整个社会评价体系对女孩容貌过度苛刻,带来的后果。
其次,在数字化的时代,社交媒体无疑是催生这一现象的头号元凶。
打开手机,社交媒体上都是铺天盖地都是“瓜子脸”“A4腰”“直角肩”“漫画腿”,无不在向孩子们宣扬“白幼瘦”的审美观念。
在高端修图软件和精心营造的“氛围感”的加持下,普通的长相与真实的生活又怎能不显得黯淡无光?
在某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甚至还出现了一批小学生美妆博主。
手机前的她们,展示着各种妆容和穿搭。
而评论区聚集的,也大多是同龄的孩子。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容貌焦虑”的产生,主要是源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偏差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和担忧。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某些商家便发现了商机,于是趁虚而入。
每到寒暑假,商家就会借助各种渠道,打造出“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热门营销词。
养眼的照片,配上精心打磨过的营销话术,很容易就在涉世未深的孩子心中成功“种草”。
最后,实际上,部分父母也是孩子“容貌焦虑”的间接制造者。
《少年说》中有个女孩,从小喜欢中性装扮。
可妈妈觉得中性过于阳刚,“女孩子嘛,温柔可爱才对”。
于是,明知女儿不喜欢裙子,妈妈也会经常给她买裙子。
明知女儿不喜欢留长头发,妈妈也会经常带她去理发店,让理发师给她剪一个像女孩的头。
虽然妈妈从未直截了当说她丑,但女儿知道,妈妈已经给她的外貌判下了无期徒刑。
那种嫌弃的眼神,成为她自卑的来源。
其实,孩子在刚开始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时,父母的评价是最初且最重要的基石。
父母的言语就是孩子成长的风水,他们的评价在孩子的一生中都会产生久远的影响。

容貌焦虑长期存在,数字媒体的发展也不会停下脚步。
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而作为家长,当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时,就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上好家庭美育第一课。
(1)充分肯定,让孩子接受自我
电影《奇迹男孩》的主人公——奥吉。
遗传的原因,奥吉脸部先天缺陷,经历二十七场矫正手术后,才拥有正常的视觉与听力。
外出时,他会戴上头盔,免得引起路人指指点点。
有一天,奥吉在学校里,遭到同学嘲笑,说他吃东西时,就像《星球大战》里的怪物。
“ 我为什么一定要这么丑?”
他向妈妈哭诉。
“你一点也不丑!”
妈妈说。
“外貌是张地图,记录下我们走过的路途。”
“心灵这张地图,则给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父母的积极引导,让奥吉开始接受自己,不再因外表的缺陷,而沮丧消沉。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最初都来源于父母。
因此,当孩子产生自我怀疑时,家长最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当一个孩子长期吸收来自父母的肯定和滋养,他们就会建立起稳固的内心秩序,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穿过异样的目光、流言蜚语,孩子依然拥有坚不可摧的阳光心态,在漫长的岁月里,茁壮成长。
(2)接纳情绪,理解孩子的爱美之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也是孩子们的权利。
看到孩子爱美、追求美的行为,家长应该理解和包容他们的心情,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将其定义为“臭美”和“不务正业”。
而当孩子因焦虑自己的容貌而产生心理压力时,父母更应担当起“情绪调节器”的角色。
与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类似经历,告诉他们自己当时是如何摆脱这些困扰的。
这种“共情式沟通”,会给孩子内心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从而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3)提升认知,教会孩子正确定义“美”
随着现在思想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孩子整容这件事情,甚至还会主动带孩子去整容。
之前,网上有一则不到十岁的孩子被妈妈强制性带到医院去隆鼻的新闻引起热议。
这样追求美的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白幼瘦”“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就是美吗?
不对,比起外在美,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构建起多元包容、积极健康的审美认知体系。
要让孩子懂得:
身材的高矮胖瘦、皮肤的黑与白,不过是人外貌的“特点”,而不应被判定为“优点”或者“缺点”。
肤色白,是基因,肤色黑,是健康;
大眼睛,很有神,小眼睛,是特色。
各有千秋,但不分高下。
美不应该只是外在的容貌和装扮得以展现,更应从内在的品质和修养中自然散发。

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从一出生,就因唇腭裂饱受非议。
可她却俨然活成了一朵向日葵,明媚灿烂,自信开朗。
这背后,离不开父母的肯定与守护。
母亲王菲说:
“你很美,一点都没有问题,你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父亲李亚鹏说:
“当有人用惊奇的眼光看你时,不要躲避,回报他们一个最甜美的微笑。”
什么才是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呢?
大概是,即便孩子与众不同,父母也能肯定,鼓励,接纳,告诉孩子,与众不同的长相,也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父母要明白,对孩子坚定的爱,及时的鼓励,就是他们最美的底色。
另外,美有千万种,想让孩子从虚拟美貌的神话中跳出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回归现实,多陪伴,多引导,多关爱。
最后,把自己喜爱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 当你拍月亮或者日落的时候,你会发现拍出来的照片并没有真实看到的景色美。
但你不会认为是天空不好看,因为你知道相机不能捕捉天空的美。
你应该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自己。事实是,你和晚霞一样耀眼。”
(快速设置星标,在每一个早上和自己说加油)

- End -

大家都爱看

让一个男人爱你,且精神上依赖你,要学会“雷尼尔效应”(两性关系)


“送人三礼,家败人亡”:你的本事再大,也别送这3种礼。


出过轨的婚姻,该不该继续?这是最现实的答案!




清晨帆分享
自开通以来,累计阅读人次近 6000万



忙碌喧嚣的时代,每天坚持更文不易,
在文末点个【赞】以及【在看】
就是【俏妃张帆】前行的动力!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veer,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俏妃张帆
85后草根创业者,一个致力于为俏妃店长群体谋发展的拓荒者服务者,为普通女性打造低投入、高保障的轻创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