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黄裕生|理解共同体之善的出发点:审视家-国良善秩序的视角转换

文摘   2024-12-08 21:00   福建  


2024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讲座

“家哲学与家伦理”系列第三讲

理解共同体之善的出发点

——审视家-国良善秩序的视角转换

讲座时间

2024年12月9日 14:30-16:30

讲座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  前主楼A807

腾讯会议

会议号:233 597 986

密码:830259

主讲人 

黄裕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海平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与谈人 

朱会晖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郑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讲师

{ 主讲人简介 }

黄裕生

黄裕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政治哲学及宗教哲学等。出版专著《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权利的形而上学》《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第一哲学问题研究》等。主持“纯粹哲学”丛书(已出版三十余种)。


内容摘要


我们总是生活在各种共同体里。其中有两类共同体与每个人直接相关,这就是家与国。家是一个最小的共同体,国家是一个中大的共同体,世界或天下则是囊括所有人的一个超大共同体,而宇宙或天则是一个包括人与神的最大共同体。那么,什么样的家才是一个“好的家”,什么样的共同体才是一个“好共同体”?这也就是“如何理解善的共同体?”的问题。换个角度,这个问题被转换为“如何理解共同体的善?”这一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古代思维与现代思维的根本区别。古代思维基于“量的思维”认定大单位优先于-高于小单位,因此共同体先于-高于其成员个体,因而只能从共同体出发理解共同体的善。现代思维基于一个新的发现而确立起“质的思维”,这一发现就是:任何共同体都只有基于一种具有特殊质性的存在者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特殊质性的存在者才是我们理解和认识共同体之善的出发点。一个不可再还原的最小单位隐含着一切大单位的目的与一切普遍性的尺度。除它是目的本身,我们无法知道还有任何其他目的本身。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

中国伦理学会实践哲学专业委员会

E

N

D

云端讲座
全国学术云端讲座聚合平台。为学界皆知,10年历史的 “北大清华讲座” 公众号旗下姊妹号,主要负责北京以外的全国线上讲座发布和内容传播。汇聚,分享,交流,碰撞,北清团队倾情运营!欢迎报送高质量讲座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