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冬季更是成为了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其中脑梗(脑梗死)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脑梗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突然、病情严重,脑梗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医生提醒,当天气越来越冷时,如果出现以下两种症状,可能是脑梗的前兆,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眩晕与头痛:脑梗的预警信号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这种血管收缩会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容易因此发生脑梗。此外,冬季寒冷干燥,人体活动减少,水分摄入通常不足,这使得血液黏度增加。血液越黏稠,流动速度越慢,更容易在狭窄的血管处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梗。
01
眩晕和头痛是脑梗初期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眩晕可能由内耳迷路水肿导致平衡失调或者小脑梗死引起,常表现为头晕或不稳感,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脑梗死可能会引发颅内压增高,压迫神经组织产生疼痛信号传至大脑皮层,导致头痛。这种头痛通常位于头部顶部或两侧,可持续或间歇性出现。
医生指出,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的眩晕和头痛,尤其是伴随站立或活动时感觉加重,应高度警惕脑梗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并尽快联系急救人员前往医院就诊。
02
肢体无力与言语障碍:脑梗的明显迹象
脑梗的另一个重要前兆是肢体无力。由于大脑中控制运动区域的缺血,会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从而引起肢体无力的症状。这种症状可能会影响单侧或双侧下肢,使患者感到乏力或难以行走。如果突然间感到一侧肢体(如手臂、腿部)麻木、无力,甚至失去控制,这通常是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影响了神经功能,是脑梗的明显迹象。
此外,脑梗还可能导致言语障碍。当大脑语言中枢受到堵塞的影响时,可能导致表达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言语障碍可能表现为吐字不清、理解困难或不能说出特定单词。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区域供血不足,导致语言功能受损。
医生强调,如果出现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因为脑梗的发病速度非常快,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3
冬季预防脑梗的几点建议
为了降低冬季脑梗的发病风险,医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容易收缩,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脑梗的风险。因此,外出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四肢的保暖。室内温度也应保持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定期监测血压:冬季气温变化大,血压波动也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冬季应多喝水,保持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饮水量,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适量运动: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适量的运动仍然必要。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有氧运动,如瑜伽、跳绳或跑步机锻炼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脑梗的风险。
健康饮食:冬季饮食应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等,减少高脂肪、高盐分食物的摄入。这样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和血压升高,降低脑梗的发病率。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眩晕、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脑梗前兆症状,应立即就医。时间就是生命,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结语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天气越来越冷,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出现眩晕与头痛、肢体无力与言语障碍等脑梗前兆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通过注意保暖、定期监测血压、多喝水、适量运动、健康饮食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脑梗的发病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