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焦点访谈·足迹丨逐日追光 创新致远
时事
2025-02-03 13:52
天津
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调研时,反复强调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天我们就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安徽合肥,看看这里的科技创新正在演绎着什么样的追求。
1月22日,农历北方小年,安徽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一场由科学家们组织的慰问演出正在进行,观众是参与国之重器——BEST项目的一线建设者们。
BEST全称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获取能源,也被称为“人造太阳”,目前,项目正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区域内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记者见到BEST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宋云涛时,他脸上写满了欣喜,团队这天刚刚获得了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宋云涛:
2024年我们实现了403秒的高约束模,今年实现了1000秒高约束模放电时间。总书记说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大科学时代,大科学就是要探索人类的未知世界。
我们现在的装置名字叫托克马克装置,就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原理,让氘和氚发生聚变,产生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从海水里面提炼,1升的海水能够提炼0.03克的氘,让这个氘发生反应,能够产生能量,相当于300升的汽油。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要以需求为牵引,所以我们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目标,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聚变能的应用,为人类的能源作出贡献。
掌握核心技术就掌握了未来发展主动权。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滨湖科学城考察,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宋云涛:
总书记说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我想这一句话的确印在我们每个科研工作者的心中,因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我们只能靠创新,我们只能靠撸起袖子来加油干。总书记说的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从绕制到绝缘到最后的测试,所有的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自己摸索,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摸索,我们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这天,记者跟随宋云涛,来到了正在生产“人造太阳”装备部件的车间内部。
宋云涛从事核聚变研究几十年,见证了中国核聚变技术的进步发展,眼下这个BEST项目更是他心之所系,从研发设计到项目实施,他要全程紧盯。BEST项目研发制造挑战巨大,除了要经历大量实验过程,工艺难度也非常大。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宋云涛:
这里面有很多核心技术,比如做一个这样的大型超导磁体,我们要用15个月。这里面一共有15000个这样的质量见证点,所以每一个工序都不容得我们失败,如果失败了,就前功尽弃。
通过几十年的核聚变的自主技术积淀和近年来的不断投入研发,这个让科技与产业真正结合起来的BEST项目从三年前开始动工,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已经实现了全部自主可控,相关部件正在按照进度生产中,对着成品,宋云涛脸上写满了自豪。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宋云涛:
这个要冷到零下269℃,都保证不裂。这所有的材料,工艺非常高,所以说从材料的研发、工艺上说,我们全部掌握了。
要造好这个“小太阳”,除了装备制造,项目的土建部分也很关键。大科学装置项目是国之重器,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要求非常之高,土建方总工程师王锋深知其中的压力。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BEST项目办主任 王锋:
托克马克这个装置非常大,一个装置相当于一个航空母舰的六分之一那么大。但是它不能动,一个轻微的震动都不行,所以用这个超高强度的预应力把周围的混凝土,包括这个设备紧紧裹在一起。一个里面的预埋件总体有3万多个,还有几万个大大小小的洞口。这么一个建筑,每一个洞口都要精确,每一个预埋件都要精确。
记者跟随王锋顺着脚手架一路下行,进入了项目施工现场的内部。为了达到项目要求的质量,任何一项微小的细节都不容有失。王锋几乎每天都要进入现场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可以说每一根钢筋怎么扎,扎得牢不牢,王锋都会仔细关注。
那么,项目建设要求的精度到底有多高呢?
总台央视记者王陶然:
我们现在来到了BEST建设项目最核心的位置,也就是将来“人造太阳”的核心部件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我周围有一圈不锈钢的钢柱。这个钢柱一共有16根,每一根的重量是20吨。这样的钢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无磁钢。这钢柱背后也有它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这些无磁钢柱是安装“人造太阳”托克马克装置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初就在建设这些钢柱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BEST项目办主任 王锋:
我们在选用无磁钢的时候,最早的时候在市场上是找不到这个钢材的,我们也是找了很多生产不锈钢的无磁钢的厂家,尤其国内数一数二的厂家。
然而这些厂家的产品的磁导率达不到科学要求,后来几经周折,好不容易采购到了符合要求的无磁钢材料,但是成品生产出来后,却发现参数还是不过关,这可愁坏了王锋。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BEST项目办主任 王锋:
你看这个位置有一些焊接的地方,是在加工厂里面二次焊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焊接的点位的磁导率不过关,这个科学问题解决不了,整个工程就要停工,所做的所有的东西就是围绕这个来干的。
经过大量分析论证,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BEST项目办主任 王锋:
还是这个焊条的原因。后来我们去找一些在磁方面做得比较精密的焊条,我们找到这个焊条以后,采用一些绝缘的气体、绝缘的方式去焊接以后,发现这个磁导率就可以了。
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BEST项目总监 苏四友:
到目前为止,整个进度略有超前,质量是完全可控的,完全在规范范围之内并且是达到科学家的要求。刚才讲的无磁钢柱,我们进行复测都是一次性合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在合肥考察,均安排行程调研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等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
在总书记思想的指引下,如今,合肥滨湖科学城已经成了科技创新的“富矿”。目前,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共有13个。产出了量子纠缠、人造太阳、星火大模型、钙钛矿电池、质子刀等重大成果,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纷至沓来,产出了一批可转化、可产业化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滨湖科学城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聚集地。
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看伟大祖国的成长,感受奋斗的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创新这条必由之路上,科技要打头阵。自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相继落地并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
创新发展的方向很明确:要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让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2024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珠穆朗玛峰开通首个5G-A基站,深中通道创下10项“全球之最”,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天问一号”发布第十二批科学探测数据。大型邮轮、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部集齐。
国家为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不断加快,在建和运行的超过60个,部分设施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这些成绩源于创新之路上,掌舵领航者思路敏锐而清晰:我们创新的优势在哪?要认清楚、把握住。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时说道:“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破除束缚创新思想镣铐,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看这些科技之光汇聚的耀眼星火:山东海阳已形成完整的航天产业链,内蒙古准格尔旗建成绿色“风光氢储车”集群,四川射洪拥有600亿元规模的锂电产业链,大数据产业成为贵州“新名片”。整个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已经积蓄成势。
创新中国的征程上,蓝图已绘就,步履正坚实。我们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发前行。
新征程上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你有什么美好的小愿望?
学生 万依宸:
我想设计一辆车,让它飞起来,让人们的交通变得更便捷。
学生 吴晨美:
让手表可以通过一个机关投射出很多量子、分子,呈现出一个悬空的屏幕。
学生 胡梁俊毅:
我想设计一个能用空气发电的装置。在未来能源可能将会耗尽的时代,可以无限续电,我感觉是非常伟大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方网
天津新闻资讯、服务信息发布,为您第一时间提供天津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冷资源”释放“热动力”
团圆年|跟着总书记解锁“年味地图”
看图学习·春暖情长丨开年鼓劲 总书记那些点睛用典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弘扬优良家风 厚植家国情怀
学习新语·春节|“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丨通江达海 “新通道”驶出发展“加速度”
团圆年|和总书记一起品“年味”
看图学习·春暖情长丨从总书记新春寄语读懂“何以中国”
焦点访谈·足迹丨文脉赓续 继往开来
锦绣中国年丨这些“首次突破”带来的中国信心
总书记的黄河情
团圆年|新春佳节里,藏着这些中华民族“精神密码”
幸福牵挂丨用坚守诠释责任 以奋斗展现担当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守岗位实干奋斗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微视频|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团圆年丨温故·贺新: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金句|新春佳节,感悟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视
焦点访谈·足迹丨逐日追光 创新致远
幸福牵挂丨“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时政微观察丨祥蛇贺新 天下同春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丨“未来以更多好产品为科技发展作贡献”
总书记的新春足迹|深情牵挂系冷暖
团圆年|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
【讲习所·冰雪春天】来中国,感受热“雪”沸腾
焦点访谈·足迹丨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幸福牵挂丨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深情的牵挂】富民产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总书记的新春足迹|古城老街蕴文脉
时政微视频丨冰雪筑梦
心相近·特写丨马斯卡廷的蛇年春节
总书记的足迹|在新形势下,用新思路开拓新市场
看图学习·春暖情长丨总书记新春考察的温暖瞬间
向“新”发力 总书记实地考察这项重大任务
锦绣中国年丨每个人都熠熠生辉
【深情的牵挂】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团圆年丨中国的春节 世界的节日
团圆年丨年画“画年” 点染华年
【讲习所·团圆年】春节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总书记的足迹 | 这个渔村,蕴藏着中国乡村振兴密码
百姓冷暖系心间
【深情的牵挂】接续奋斗 和美乡村展新颜
锦绣中国年丨“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总书记的足迹 |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团圆年丨从春节考察足迹感悟习近平文化传承理念
一习话·温暖聆听 | 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
接续奋斗 共谱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激励海外中华儿女共奋进
心相近|共同续写中美两国人民友好故事——习近平主席回赠美国友人新春贺卡汇聚浓浓暖意
团圆年|学习进行时:岁序更替 一路前行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