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贵阳㊾】1400年黔中秘史藏在这个小地方!

时事   2024-10-18 17:26   贵州  
《读懂贵阳》推出第四十九期:
1400年黔中秘史

   藏在这个小地方!

走进贵阳,读懂贵阳。

如果你是《盗墓笔记》的“骨灰级粉丝”,那在贵阳有块公认的“宝藏地”你可千万不能错过。

这里仅占贵州面积的1%,但贵州8次入选考古界的“奥斯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3次都有她的身影,她就是——贵安新区。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宝藏该从何寻起呢?今天就从2022年入选“奥斯卡”的大松山墓群“开挖”吧!毕竟它可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首次完整地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近1400年发展序列,2192座墓能一次性满足你的“探墓”好奇心!


无人机航拍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 摄

光说title你可能有点懵,但要知道,在古代,贵州作为遥远的边疆地区,一直没有被统治者重视,直到宋代才因归顺被正式记入史书登上历史舞台。而在此之前,因为贵州地处偏远,再加上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且没有文字流传,关于贵州的记载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但大松山墓群的发现可以将今天我们的故事再往前推700年至两晋时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学家的推测,也许能打破你对古代贵州的“误解”。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局部。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 摄

在史书上,贵州总是以“蛮荒之地”的字眼出现,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考古专家在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分析时发现,这些墓葬品除了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外,竟然没有一件兵器!也就是说在近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黔中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稳定、和谐和团结,且从每个墓葬出土的文物大小和陪葬品都差别不大,可以认为这里正是人们理想中“均贫富”的“世外桃源”。

那究竟是谁有如此“先进”的思想呢?根据大松山墓群出土的文物元素和持续的丧葬传统,同时结合人骨的DNA检测结果和文化因素分析,考古专家推测大松山墓群的墓主很可能是苗族,而且还是爱美的苗族。


珠饰及发钗

古代苗族为了爱美有多拼呢?那可真是相当“壕气”。她们发髻上插着悬挂串珠的超长铜发钗、精美的包银木梳,头戴缀满珠饰的头巾,脖子上挂着带铃的管状铜项饰或玻璃珠和海贝,腕上是纹饰精美的手镯,手上是戴满十指的戒指,胸侧及腰间也戴着各种各样的挂饰,就连在热播剧《与凤行》中赵丽颖手臂上佩戴的臂钏,大松山人随便一出手就是40多串。


铜手镯(明)

当然,古代贵州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般“与世隔绝”,贵州先民反而很乐意与外界交往。这里有来自于山东淄博的玻璃簧形管状饰和白色透明小圆珠,有与长江三峡地区有着紧密关联的铜鍪,还有来自广西梧州的青釉四系瓷罐等。


双系酱釉瓷罐(明)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先民的开放之路不仅遍及国内,甚至和国外也有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在南朝墓出土的精美琥珀小狮源于欧洲或印度洋。明墓出土的海贝来自热带海洋,晚期海贝很可能来自马尔代夫。此外,少量墓主的食物也证明玉米等食物传入中国后也传播进贵州地区。

讲到这里,你的脑海中是否已浮现出一幅西南边疆古代民族流传近1400年的生活画卷。

随着挖掘工作的结束,大松山墓群的历史使命也已经完成。2023年7月这里正式启动保护性回填工作,两千多座墓葬被一一回填并种上各种鲜花,短暂的喧嚣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时间滚滚向前,历史的回响仍在继续……

统筹:杨阿敏 

文字:李奕璇 

AI数字人主播:马铮 

设计/剪辑:林虎 曾玉璇 

部分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客户端、贵州卫视


编辑:赵子滟

审核:吴亚鹏

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是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