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青春!热度UP!

时事   教育   2024-05-04 13:22   山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国声音。


泱泱中华

历史悠久,文明广博

代代青年

不惧岁月,传承创新

五四青年节

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

让我们以青春芳华唤醒非遗文化活力




非遗里的青春美学

不被定义|变化万千


青岛城市学院学生会正运用传统漆艺的“漂漆”技法,制作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文创产品。根据漆不溶于水的特质,只需要将团扇放入水中,五彩缤纷的大漆就会随着水流附着在扇面上,形成独一无二的图案。这样切身体验非遗文化,有种开盲盒的乐趣,还能充分感受到民间技艺与古典美学的现代融合。



非遗里的青春笔墨

守正创新|挥洒自如


2024年是“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五周年,这项横竖撇捺点折钩、起承转合收的笔墨艺术,伴随汉字的产生演变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数字化时代,它的实用价值受到冲击,QCU青年正借助墨缘书法协会等兴趣社团,自觉成为传承者,将书法元素应用到现代艺术创作等领域,让它迸发新的活力。



非遗里的青春华服

时尚破圈|引领风潮


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华服日”。穿汉服已是一种风潮,成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的表达形式。国学社的QCU青年对汉服的喜爱可以用“始于颜值,忠于内涵”来概括,它的背后有着染织绣等非遗技艺,许多时尚元素也正融入其中,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碰撞,焕发出别样魅力。



非遗里的青春音韵

弦歌不辍|华章永续


音乐是非遗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民族乐器有着与众不同的中国式美感,大学生艺术团的音乐理想里也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情结。但传承创新、拥抱时代也是很重要的,他们希望通过经典曲目与流行元素等不同风格作品的演绎,在融汇古今、贯通中外的有机衔接中,弘扬优秀文化,让民乐打动更多人。



非遗里的青春足迹

知行合一|履践致远


2022年,青岛城市学院设立“校长国际研究项目”,助力开展高质量实践。QCU青年以此为契机,从平遥古城、西安曲艺、敦煌文化、景德镇瓷板画、成都蜀锦到少数民族村落,在行走的课堂里沉浸式探寻非遗文化,领略民间艺术的风采,品读传统技艺的故事,立足专业赋能穿越时空的美好元素,唤醒文化记忆。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阵地

与课堂教育教学交互融合

青岛城市学院

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持续探索构建文化育人机制

引领广大青年学子

以青春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往期回顾







    
 拍摄丨刘煜霖、团委素材库
 文字丨范晓敏
 设计丨吕泓祯
责编丨宋虹

如有团务工作相关咨询及意见反馈,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任意渠道直接联系我们:

1、发送邮件至qcutw@qdc.edu.cn 。

2、关注青岛城市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微博、抖音、B站留言。

3、拨打热线0532-86666311。

我们会及时予以对接。

青岛城市学院团委
及时传递校园新思想、新动态,我们是QCU学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最忠实的小伙伴。欢迎关注,这里是你最温暖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