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与DeepSeek顶峰相见:哪一场创新更生猛?

时事   2025-02-12 21:12   江苏  
图片
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今天,这个年才算真正过完。若要回顾今年春节最火的是什么:非哪吒和DeepSeek莫属。放眼全球,它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议,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顶流。
一个是现象级的国漫电影,一个实现了AI大模型的绝对突破,两个不同领域的顶尖高手,同时爆火,像是一场隔空对话,更是一次巅峰交流。它们成功的背后,都折射出“中国创造”的独特生命力,也向外界展示了何为生猛的创新。
时下,围绕哪吒和DeepSeek各个领域开展了热烈讨论,对它们的成功进行了剖析,尤其是多地城市主政者公开点赞,并对城市产业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那么,透过哪吒和DeepSeek,关于创新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思考与启示?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死磕到底:

没有路就踏出一条路




“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这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里一句出圈的台词,也是导演饺子和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创新路上的真实写照。
《哪吒2》5年磨一剑,一亮相便“大杀四方”:截至2月12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2.66亿美元, 超过《钢铁侠3》《美女与野兽》,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4名。这不仅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哪吒,也让这位“半路出家”的导演走进了大众视野——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他,从大三开始自学动画,一头扎了进去,成了如今的“动画狂人”。
△导演饺子(资料图)
如果要分析《哪吒2》为何能如此生猛?答案无疑在饺子身上,他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令人动容:《哪吒2》曾尝试找国际制作团队完成一些重点镜头,但外包效果并不理想。正因如此,他们才开始死磕技术,要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影片中耗时超三年死磕的镜头不在少数,尤其是最后的大决战中的几个重量级镜头,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试探磨合才最终成型。
同时刷屏全球的还有DeepSeek,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大模型颠覆了华尔街、硅谷对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认知,被称为“来自东方神秘的力量”,其生猛之程度堪比OpenAI o1正式版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资料图)
横空出世的DeepSeek,让人们一夜之间知道了创始人梁文锋的名字。2002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梁文锋在实习期间,就因为出色的技术被任命为部门经理。
谈及AI,梁文锋曾说幻方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他对技术驱动型创新的信心,但也不都是坦途。外部看到的是幻方2015年后的部分,但其实他已经做了16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饺子把一个老的神话故事讲出了新“味道”,而梁文锋则蹚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其中的成功,当然是离不开这两位灵魂式人物的创新和执着,正是他们的死磕,带领着团队一步步攻克难关,突破瓶颈,以本土化为根基,推动“中国创造”的范式升级,爆火出圈。
对于各城市主政者来说,如果你的城市有梁文锋和饺子这样的人才,你应该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们,守护中国创新的种子。


合力共赢:

开花离不开好的土壤




主创人员的才华与努力固然是《哪吒2》和DeepSeek取得突破的根本核心驱动力,但他们的创新灵感与执行力同样离不开创新生态提供的肥沃土壤。
细心的观众发现《哪吒2》片尾出现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全片镜头量是2400多个,仅特效镜头就有1900多个,鸣谢中的138家公司都把自己最硬的鳞片借给了《哪吒2》,从单打独斗走向“兵团作战”。
苏州趣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参与制作的138家公司之一,负责哪吒与敖丙大战无量仙翁的部分特效处理,团队7人,一共制作5个多月,平均每天工作13至15个小时。成都墨境天合主要制作《哪吒2》中“哪吒撕裂重生”的100多个镜头,耗时11个月完成,远超最初三四个月的预期。
△DeepSeek界面
DeepSeek通过开源社区汇聚10万+开发者,构建LLM生态网络。正如网友所说,DeepSeek的巨大成功在于DeepSeek只需侧重不断训练,OpenAI则要不停增加算力。
有人工智能产业从业者指出,DeepSeek的成功突围也离不开长三角地区各种服务创新型企业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当地友善的环境氛围,包括各类人才、技术、资金的不断聚集,这些都构成了创新的土壤。
无疑,无论是哪吒还是DeepSeek,都充分展示了产业链整合与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因此,城市发展创新需要梁文锋和饺子这类人才,更需要有能够吸引他们前来创业的环境。


DeepSeek回答,

城市发展如何抓住机遇




DeepSeek刷屏全网,激活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不少城市反思为何DeepSeek会出现在杭州?反思能带来改变,各地需要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拥抱Deepseek,培育自己的竞争力。
提问DeepSeek“一座城市如何拥抱DeepSeek,抓住发展机遇”,经过19秒深度思考,DeepSeek给出近千字回答。
“拥抱DeepSeek等前沿AI技术,是城市实现智能化转型、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与DeepSeek共建城市AI研究院,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文旅)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高校教授+企业算法工程师联合培养。建设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部署辅助诊断系统……”
当下,各地正在纷纷抢先接入DeepSeeek,如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以及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平台,江苏苏州、无锡、常州等多地宣布DeepSeek登陆,进行本地化部署,算力中心全面开花。在企业端,华为、腾讯云、中国平安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也相继接入DeepSeek。随着更多地区和企业的加入,DeepSeek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动智能化升级,助力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搭上DeepSeek这辆智能快车,今年春季各地的发展无疑将迎来新的蓬勃朝气,DeepSeek的智能解决方案为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创新驱动力。


那么如何抢占发展优势?



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智力资源的核心,人才依然是城市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人才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创新环境以及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才能真正释放人才的潜力,为智能化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正如DeepSeek自己给出的建议:“城市需把握技术演进窗口期,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应用障碍,在数据开放、场景供给、容错机制等方面持续突破,最终实现AI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来源 | 长江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 徐梦云 
编辑 | 灵灵

现代快报
新新闻 新文化;讲真话 办实事 树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