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山东济南章丘双语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她小学六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男同学和她坐同桌。扎她用的那个针,有六七厘米长,而且是几乎完全扎进去。.....................................包括用脚踹她的背部、腰部,甚至强迫她喝化学液体,吃纸、橡皮块等。
他还炫耀自己曾在原学校把同学打到粉碎性骨折,家里只是赔了点钱就完事了。由此可见,他完全不担心出事,就算出事,他的爸爸也能出面摆平。..........................................................................对方还联合其他同学殴打、恐吓她,并联合双胞胎兄弟对她实行敲诈勒索。被长期霸凌,女生的精神状态极差,甚至写下了渴望死亡的日记。.....................................
经过不断的争论,学校只答应退一年的学杂费,而且没有开除涉事男生。如今新学期开始,受害女生和施暴男生都还在该学校上七年级,只不过该男生被调换了班级。几个月过去了,眼看这么长时间都沟通无果,女生家长彻底绝望了,选择将视频发在网上全网曝光。视频冲上热搜后,无数网友表示愤怒,纷纷质疑为什么会在学校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居然把矛盾的焦点由校园霸凌转移到了退学杂费上面,学校表示:“他频繁在网上曝光,无非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学费减免。”在学校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伤人事件,结果施暴者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能够继续在学校上学,这不就是学校不作为的结果吗?教体局声称针对此事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达不到校园霸凌的标准。200多针不是一次扎完的,是分时间持续性进行下去的。被喝化学液体,吃纸、橡皮块、被勒索等行为也都贯穿了一定的时间周期。打个比方,有人拿针去扎猫猫狗狗,它们会躺在那里任由你扎200多针吗?这一点,从老师以及学校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就能看出来:事情曝光后,学校想的不是如何帮助受害者逃离沼泽,而是如何稳固声誉。为了稳固学校声誉,事发后他们第一时间通知的是施暴者家长,而受害者家长,完全不知情。等到事情藏不住了,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竟然还能给霸凌定标准,说构不成霸凌。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生存环境,小女孩才会选择沉默吧。身为家长,我们更不能在孩子向你求助时,反问为什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自保,学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霸凌者都是欺软怕硬,当他们看到你比他们更狠时,就会马上怂掉,下次不敢再招惹你。这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以恶制恶,而是告诉孩子做人要有底线和原则。说起遇到霸凌保留证据,让我想到了上周广东发生的一件事。广东普宁某中学,为了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大计,可以说是丧心病狂、毫无底线。明明是反对校园霸凌承诺书,但里面却出现了这样一行字:这样一来,就能像今天写的这个“济南章丘女孩被霸凌事件”一样,不符合立案标准了。学生被霸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的声誉不能因此受到损害。这份“反对校园霸凌承诺书”被上传到网上后,引发无数网友谩骂。不让学生拍照录像,这不就是变相要求学生放弃个人尊严吗?他把规定改成了“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只有敢于反抗,才能摆脱被欺负的阴影,才能从泥潭里挣脱出来。可能你身体上感到不痛不痒,但它损害的是你的心理健康。突然,最后一排有个男生身体摇晃了几下,脸朝下倒下了。周围同学都发现了这个意外,但没有一个人上前查看男生的状况,试图救助。好似倒下的不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而是一个废弃的箱子。体育老师听见学生求助后,背着手慢悠悠踱步过来,走到孩子面前附身看了一眼,就离开了。遇见危难、或是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愿意出手搭救。当老师要求站着的时候不能动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倒下了。没有遇到过这样突发状况的孩子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转念一想,就连学校的老师,都是这样的状态,孩子又怎么可能变得富有同情心?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却变得畏首畏尾、麻木不仁?不管是同伴倒下后的冷漠,还是受人欺凌后的懦弱,本质上都是当下教育的恶果。我们现在的教育,太过于重视分数,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大多流于形式。工厂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高考机器,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天性。但这些学校没有想过,比起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下成长啊。当鸡娃成为家长圈的流行病,学校环境就会变得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如果学校只会教孩子读书,那我们就要多花点时间和耐心,教孩子德体美劳。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别人不教育,你没有理由不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遇到霸凌时学会反抗,也让他具备不伤害别人的教育;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看到他人遇难的时候及时搭救,今日为他人撑起的一片天,或许就是未来自己风雨中的一把伞。点亮“赞”+“在看”,由衷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知否大叔】,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