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梦里老家,徽商是一种文化传承

民生   2024-11-11 21:26   江西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一句俗语。六百多年前,徽州地区耕地稀缺,只能到外地讨生活。所以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指徽州男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事情。徽州人很能吃苦头脑灵活,他们外出学徒学成后才能回家,所以养成了坚毅的性格。

 

徽州妇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因为男孩子十三四岁就要离开家乡去闯生活,为了后继有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这件大事才能出门。他们一出去就是一年甚至多年,也有的一走就再也回不到家乡。十年夫妻九年空,一世夫妻三年半。是对当时徽商生活状态的一种总结。


平时羡慕徽商掌握大量财富,走进他们的家乡,听人讲述,才细思这些财富背后是多少人多少年牺牲掉普通人享受的天伦之乐换来的。没有一条成功的路上,不铺满荆棘。

 

我拍了怡心楼的照片。怡心楼是整体搬迁到篁岭的徽派建筑,完整讲述了徽州的特色民俗和徽商的生活智慧。男人出门经商,女人通过合欢桌的不同摆放位置谢绝来客,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我当时随时拍这张照片是惊艳于木雕的精美,尤其是窗户上这六个镂空图案。下次再去,一定好好的参观这栋木质楼,用心感受徽州民俗。

 

徽商虽常年在外经商,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故乡,挣得每一分钱都会寄回老家,修葺祖宅光耀门楣。在婺源有座梦里老家演绎小镇,是徽商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实景落地。我去之时,由于经济环境不好,基本上商铺都关门了,但不影响我对徽商的敬畏。



我是真喜欢这种木质结构的门啊!简洁,大气!

我还拍了小细节,但是真没有力气查意思了,这篇游记我竟然写了一整天。




远远看去,这个进士第像是画到墙上的,其实是一道真实的建筑物。位于梦里老家演绎小镇主门的正对面。建筑采用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婺源的天空太美了!这里应该是个舞台,但是照片中的人物全部是我们这个旅游团的成员,整个小镇除了我们这个旅游团再没别人。大家对着建筑物一通拍。




牛角世家的店铺也是关着门的,它被风推开的两扇窗户似在讲述精彩的故事,我就随手拍下来了。我也喜欢这种风格的装修,精美的木雕,让人流连。




这样的店铺,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会宾客络绎不绝吧。只是现在,虽然开着门,也没人看店,这血红血红的颜色更是让人只敢远观。



制瓷器的匠人如今是真的寂寞了,整排的店铺都关着门,他没有朋友。我们只是游客,来一下很快就走。


知道我为什么单身了。对着这么神圣的树,我大声的读“姻”“傻,哎~怎么是“傻姻”呢。走到跟前细看,才恍然:姻缘。不是……这是谁刻的呀?



这是一座观音庙。整个小镇没有人,香客就无从谈起了。不过,整个建筑很美,尤其蓝天白云映衬,树叶嫩绿,色彩搭配真好。



画面里,整条街只有我们旅游团的两个人喘气,坐凳子上喝酒的两位是铜雕。所以,我把大幅的画面,给了天空。





对侧的店铺,也全部关着门。这种设计的门脸,怎么看都舒服,因为整洁。



旅行最大的乐趣是拍照吧,不辜负这晴朗的天气。


希望再来的时候,能在芳婆茶亭喝口热茶。真的非常喜欢这个茶店的调调,开着门,店里空无一人。


回头望望,你不归灯不灭。再见了,梦里老家。


下次再来,选择火车+6路公交的交通方式。

胡雪岩是徽商的典型代表人物,从钱庄的小伙计用三十年时间成为清朝首富。他的故事,导游讲了一个小时,他说如果细细讲的话要讲两个多小时。不是导游敬业,从导游的语速神情能感觉到他们做为老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我算是比较熟悉胡雪岩的,光他的传记就看了至少三个版本。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学习胡雪岩。从我目前的状态看,并没有学到胡雪岩的一点儿。


徽州人有根深蒂固的传承理念,所以他们热衷于生育。导游说,他们那个村子最多的一个人生了26个子女,老太太活到105岁。生十个八个的不在少数,男人在外拼命挣钱,女人在家忙着开枝散叶。

 

胡雪岩一生娶了12房妻妾,后来被革职抄家后,他将仅剩的一点钱财分给她们,使她们善终。不愧为徽州人楷模,即为家族庞大贡献力量,又有情有义照顾内庭。

 

徽商有钱,但是徽商崇尚节俭。徽派建筑以石雕、木雕、砖雕为主,其中木雕为最。以上蔡世家五桂堂为例,房梁形似冬瓜,也叫冬瓜梁,取”栋梁之材“的意思,但是柱子就比较细,讲究够用就行。


 

 

 

如果论对称的话,“前世不修,生在德州”也蛮押韵的嘛。

 

婺源长溪旅游
宣传推介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旅游、户外徒步、摄影、写生、乡村休闲的线路和吃住行功略。重点宣传推介红枫之乡-婺源长溪村生态旅游和农家特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