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式宣战全世界!盟友焦虑,中国立场坚定!

财富   时事   2025-02-05 07:12   山东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再次挥起!

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以应对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等毒品流入为由签署行政令,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加征10%额外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征收25% 额外关税,其中对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加征的关税较低,仅为10%。与此同时,此次关税调整还明确800美元以下货物不再豁免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威胁对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根据该行政令,这些措施于2月4日起生效。

这与2018年的贸易战相比,不可谓不激进。毕竟,当时特朗普采取的是分类加征的策略,而如今却是对三国所有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当然,从数字上来看,美国此次对中国的加税额度略低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但是,这绝非给予中国 “特殊待遇”。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加征过关税,算上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比例已高达30%,明显高于墨西哥和加拿大。倘若美国参众两院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提案通过,加税比例只会更高。

表面上看,特朗普此举是为了解决毒品和非法移民问题,但这一理由漏洞百出。加拿大从未向美国输送毒品或难民;墨西哥毒品泛滥,背后明显有美国的推波助澜,在明面上,美国高调宣称与墨西哥携手禁毒,暗地里却与毒贩进行着武器交易,加大了墨西哥的禁毒难度;而中国对毒品管控之严格更是举世公认,美国的无端指责纯属荒谬。

所以说,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制裁并非只是因为毒品和非法移民问题。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

就目前美国国内社会现状来看,近期美国国内发生的华盛顿特区客机与美军直升机撞机事件,造成了67人遇难,这一悲剧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与不满,不排除特朗普欲借经济政策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以缓解撞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政治层面看,特朗普意在兑现竞选承诺。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等“摇摆州” 的蓝领工人群体,是他此次胜选的关键支持力量。在竞选期间,他反复强调对主要进口国加征关税,如今正是试图通过此举巩固这部分选民基础,维持自身政治影响力。同时,他还想弥补第一任期撕毁北美自贸协定后重新签订的三国协议未能缩小贸易逆差的 “错误”。

从经济层面来看,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是美国进口来源国的前三名。2023年,墨西哥对美出口4750亿美元,中国4270亿美元,加拿大4190亿美元,三国贸易顺差显著,可谓是实实在在地赚着美国的钱。墨西哥赚1520亿美元,中国利润高达2790亿美元,加拿大也有 640亿美元进账。如此庞大的贸易逆差,特朗普自然难以忍受,于是就挥起了他最熟悉、最顺手的关税大棒,向中国施压,并恐吓盟友,威逼它们在对美贸易中让利,以彰显美式 “硬汉本色”。同时,这里面还隐藏着特朗普的一个野心,那就是重振美国制造业,为美国中下层选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意图之下,任何阻碍制造业回流美国、影响美国经济利益的国家,无论其是否是美国的传统盟友,都有可能成为他打击的对象。

去年,特朗普宣称将要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加征关税的时候,在《杀鸡儆猴!特朗普动手了!》这篇文章中,我就和大家强调过,特朗普此番加征关税的举措,并非仅仅出于纯粹的经济考量,更多是为了营造紧张氛围,为其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铺路。他首先选择这两个相对“软弱”、更易屈服的盟友作为突破口,旨在迅速树立自己的权威,为后续可能对其他盟友采取类似措施奠定基础。

此前,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过,肯定会对欧盟加征关税,因为他们对美国太恶劣了。日本更是瑟瑟发抖,鉴于这段时间石破茂积极推动日中关系回暖,而且石破茂计划于2月6日至8日访问美国,这一关税政策,恐怕也是对日本的“下马威”,意在警告日本不要轻举妄动。美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对日本加征关税,迫使其签署了《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骨断筋折”。此次石破茂访美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让人充满了想象。

所以说,特朗普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加征关税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杀鸡儆猴而已。

此次行政令签署之后,加墨最初有强烈反响和坚决回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分两个阶段对美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首批报复性关税于2月4日起征收,涉及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21天后,将对价值12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此外,加方还在考虑非关税手段反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则指示经济部长启用“B 计划”,对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

然而就在关税生效前夕,在与特朗普通话后,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别作出妥协。墨西哥同意向美墨边境增派 1 万名士兵阻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加拿大表示任命官员处理芬太尼问题,于是,特朗普态度发生了180度逆转,决定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延缓期为30天,暂时不和加墨打贸易战了。

很显然,如今他正式签署行政令,本质上仍然只是手段,其核心目的是推动美国关切事项的解决。一旦施压奏效,他便会灵活调整立场,对中国也是如此。

事实上,对于中国而言,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对部分出口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影响有限。

自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和策略,而且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出口结构不断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足以消化关税影响。

更为关键的是,中方对美方关税施压早已有充分预案,能对等回应。一方面,中国将在加大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拓展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实现国内外“双循环”的稳定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在稀土以及其他关键矿产和技术领域,中方具备产业链优势。这意味着,如果美方执意对华实施制裁打压,也将体会到被“卡脖子”的无奈。此外,中国还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深度调整。自去年12月1日起,不仅取消了铝材、铜材及化学改性动植物油脂等产品的出口退税,还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早早进行了布局,以应对可能的贸易摩擦。

此次面对特朗普对中国加征10%关税的举措,中国也迅速有力地作出了回应。商务部指出美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中美经贸合作,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采取反制措施;外交部则对美方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公安部也回应称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自身,甩锅推责无用。

同时,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示即日起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并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也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自2025年2月10日起实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关信息显示,中国表示将继续履行对美2000亿美元采购协议,承诺合作打击芬太尼问题,并就加大对美投资进行协商。

这些举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无底线做出让步,若美国不务实合作,中国必将采取强硬后续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特朗普真的彻底打响这场贸易战,对于美国而言,后果必然是惨烈且戏剧性的。

很多人认为特朗普2.0时代,中国面临的冲击最大,但实际上,美国国内和美国盟国所遭受的冲击或许更为严重。美国本土制造业弊病丛生,电费高、人工成本高昂、人工素质参差不齐,工人吸毒现象屡见不鲜,营商环境欠佳。加征关税不仅无法振兴制造业,反而会使美国消费者成为受害者。中国出口的日用品、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的廉价汽车等,在美国市场颇受欢迎,加征关税后价格上涨,消费者将不得不承受更高成本,进一步推高美国通货膨胀率。此前美国靠加息应对通胀,如今利率已处高位,通胀仍未缓解,特朗普却一边加征关税,一边要求美联储降息,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极可能导致美国的通胀再次失控,从而导致经济危机。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就是一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的短视行为。这一点特朗普想必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关税正式生效前夕,白宫新闻秘书宣布,总统特朗普期待在24小时内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不过外媒在报道的时候,普遍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口吻,只说中美领导人可能会在本周进行会谈。这明显意味着美国并不希望通过单方面的行动处理芬太尼问题,而是愿意通过协商寻求中国的配合。从这个层面来看,此次加征关税似乎更像是特朗普希望促使中国与美国尽快进行合作,进而为自己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谋取更多利益的一种手段。

总之,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今天,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更将美国自身置于风险之中。而中国,始终对此保持着战略上的藐视和战术上的重视,并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应对能力,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稳稳地掌握了主动权。而美国,就让它继续在其短视和自私的道路上狂奔吧。最终,世界自会见证,是谁在为短视行为买单,是谁在复杂局势中稳健前行!

------------------------------
觉得不错请分享

李荣茂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政经类自媒体创作者。如果收不到文章,搜索公号“荣茂观察”查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