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的中产女留的故事。
其实Freya的家庭更介于小康到中产之前。一个很纠结的留学暗恋故事。成长大于情感。
01.
“留学生人均小康”这句话,其实是古早时期的梗。
古早留学时期神仙打架,那时候出国不像这么普遍,门槛很高。那个年代,每年消费百万以上的小孩都爱自谦一句“我们家是小康”。
但Freya想,不管别人小不小康,我是真小康。
不像发小Kristen那样从小国际学校,大学毕业为止花了近八位数。Freya同为一线土著,在没有学区房的郊区卷生卷死,上的普高。
人生中走的每一步都没有认为她铺路。她走的高考,也偷偷自己联系中介申请了海本,拿到了offer才和家里说。
确实是很好的名校,但爸妈还是责怪她:“你为什么不和我们说?”
Freya头一次为自己说话:“可是我想去。Carl和Phil,妍妍,他们都是去读的海本。“
02.
Carl,Phil还有妍妍都是爸爸同事们的小孩。
从小学的时候开始,他们几家就会在一起聚餐。
Carl和Phil是爸爸一个同事的儿子们,妍妍是另一个同事的女儿。
那还是个汤臣一品会因为四千万被人惊叹豪宅的年代。那一年网络世界也还停留在微博,人人,百度。“百万富豪”会字体夸张地出现在媒体上。
爸爸同事的小孩们都上着学费昂贵的私立,住中粮国际。父亲们都在同一家五百强外企,薪资之间没有差太多,都算金领。
只是有的人没有赶上08年的房市,又all in股票把积蓄亏得一穷二白。
Freya一家还住在郊区没有电梯的房子里。
每次Carl说“上海哪有三百万的房子”的时候,她都会觉得很羞耻。
她爸爸永远做不对选择,不会搞人际关系。
十二岁的Freya在爸爸同事们的饭局上,总是最乖巧的那一个。
Freya的妈妈总是夸其他女孩子的英语好,夸她的新裙子好看,夸Carl和Phil兄弟聪明。她也得跟着捧一捧别人家的小孩。
明明她才是这些小孩里最努力成绩最好的,却从没有人夸夸她。
03.
Freya暗恋过一阵子Carl。
和她后面人生中声色犬马的荷尔蒙吸引不一样,十二岁的暗恋当然都是莫名其妙的。长得好看,性格又带一点小恶劣的男生在青春期很受欢迎。
她一本正经地问Carl想考哪个高中,希望能有机会见到他,和他做同学。
Carl说:为什么呀,穷人才要考高中。
小时候,很少有人去关注过她的自尊心。大家都笑一笑就过去了,没人意识到Carl说了这么过分的话,也没人意识到她从小到大遇到的事情都不公平。
在没有学区房和师资极差的情况下,她还是自己考上了全市Top10的高中。
父亲们的饭局越来越少了,她也不再见到Carl。
Freya家里实行打压式教育,妈妈有一回想说她一晚上只做了五张卷子时间管理能力差,就说别人家小孩很聪明,学习好又运动好,前一阵子Carl兄弟和妍妍一块学马术,怎么怎么样……
Freya心想:是我不想去学马术吗?
妈妈又说妍妍英语很好,总被老师表扬。
Freya又想:你知道她英语比我差很多,就这她的英语外教还要每小时一千块。你什么时候为我花过钱了?
04.
这些话她在十年后和妈妈对峙的时候说出来了,但十年前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在狭小的卧室大哭一场。对Carl的那点好感也转换成了嫉妒。
她什么都靠自己。留学后很多人都问她是不是小时候移的民,毕竟长得不像abc,英语却说得不错。
Freya又想起来小时候在卧室听磁带学英语的痛苦回忆。
她高二的时候听说Carl兄弟转学去了加拿大。
听说他们总是给家里打电话说学习压力大,妈妈会拿这个事例告诉她留在国内高考有多幸福。
她终于忍不住了,说:“那你去当他们妈妈吧。”
也许是大人之间的捧杀,她对Carl已经没了好感,只觉得这是个拥有很好资源的男孩,可惜脑子不聪明,不太配。
她拿到了很好的海外大学本科的offer,而Carl的offer正好同城,排名却很低。
她带着一点快意把邮件给爸妈看。
也许是因为过去十六年都很亏待她,又或许是在没给女儿出钱的情况下拿到offer确实意外。他们同意给她两百万的预算,让她自己选择。
那个年代其实两百万不少,但四年花下来,真的是勉勉强强。
05.
当时为了求稳,她选了Econ,决定晚点转商。
她第一次出国是坐一万的经济舱,一个小姑娘带着三个大箱子。没有什么奢侈高级的体验,但还是让她觉得很愉快,甚至有点扬眉吐气。
如果在这个城市遇到Carl,不知道两个人会怎么样相遇。
但她不知道,其实他的变化也很大。
Carl爷爷早年在那个城市当地富人区买了一个别墅。Carl留学时会在海景豪宅开party喝到天亮,会开跑车和朋友们在山下玩漂移,玄关CL的鞋架快堆到天上,为了追妹妹可以一掷千金。
她也不知道,到了国外,他还是那个顽劣的他,她也还是那个敏感脆弱的自己。
他们俩的差距并不始于上一代,还有更上一代。